[ 索引号 ] | 115 00000 MB1991221D/2025-00316 | [ 发文字号 ] | 涪陵市监函〔2025〕59号(A类)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6-16 | [ 发布日期 ] | 2025-06-17 |
[ 索引号 ] | 115 00000 MB1991221D/2025-00316 |
[ 发文字号 ] | 涪陵市监函〔2025〕59号(A类)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发布日期 ] | 2025-06-17 |
[ 成文日期 ] | 2025-06-16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0094号 建议的答复函
彭德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园周边商品销售监管的建议》(第0094号)我局已收悉。经与区教委、区城市管理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当前,涪陵全区共有中小学及幼儿园239所,其中中心城区四个街道138所。根据检查情况,城区食品占道经营较为突出的为城六校、城七校、十四中、实验小学、希望小学等,平均每日上下学时段相对固定商贩摊点约260余个,另有以挎卖、推车等方式为主的流动摊贩若干;校园周边不合格产品易出现的为马鞍街道、荔枝街道,2023年至今共接到学生用品及玩具相关投诉举报39件,抽查不合格产品如玩具、儿童服装等商品9批次。
二、目前做法和成效
(一)跨部门协同联动,凝聚治理合力。通过建立城市管理、市场监管、教委、公安等多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以中高考、开学季等关键节点为契机,针对校园周边占道经营、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例如,2024年秋季开学前,区城市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镇街等开展“护学行动”,规范骑跨门经营70余家、疏导流动摊点120余个,实验小学、希望小学等学校周边占道经营问题全部整治完毕,同时划定巷道摊区缓解了管理压力。2024年以来,区城市管理局累计开展校园周边市容秩序集中整治20余次,立案查处违法占道经营150余起,取缔摊位6100件次,暂扣物品200多件。2025年春季开学前,区市场监管局、区城市管理局、区教委等部门联合检查校园食堂及周边商户,杜绝假期间出现过期食品、“三无”产品和违规经营行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市容秩序。
(二)多元化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例如,区市场监管局多次联合区教委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药品安全校园行”等主题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食品培训班5期、覆盖2662人,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张贴警示标识3100余次。区城市管理局在各学校校园内设置宣传展板,展示“三无产品”危害及辨别方法,并通过“城市管理护学岗”现场讲解安全知识。区教委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会、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推动家校联防联控,覆盖全区大中小255所学校。 2025年2月,龙桥街道创新“三所普法”模式,组织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
(三)常态化巡查值守,巩固治理成果。通过常态化高频次的日常监管,依托重庆市阳光餐饮、涪陵区智慧城市管理等平台,整合视频监控、移动执法终端等数字化设备,实现校园周边违法行为快速处置和常态监管。例如,区市场监管局建立“校园周边经营主体台账”,每月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并联合教委对学校食堂开展全覆盖检查,推动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实现食品加工过程全程可追溯;2024年针对“萝卜刀”“烟卡”等儿童用品开展专项检查,累计排查校园周边经营者1500余户,抽检食品、药品、化妆品等800余批次,立案查处98起。区城市管理局利用智慧平台调度执法人员,2024年累计处置校园周边投诉60余件,案件办理效率提升30%;同时对城区30余所学校实行“早中晚三班定点值守+机动巡查”制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5万人次、车辆2600台次,劝导摊贩2.06万起,规范骑跨门经营1200家次。
三、下一步打算
通过以上措施,涪陵区多数学校周边食品摊贩占道经营现象持续改善、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得到一定提升。为进一步织密校园周边安全防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接下来区市场监管局将联合城市管理、教育等部门从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一)深化部门协同,完善长效机制。强化联合执法,建立教育、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校园周边安全形势,针对投诉热点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完善应急处置,定期联合消防、卫生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基层联动,尝试开展“三联守未”护校机制,鼓励街道、社区、学校、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护学岗。
(二)创新宣传形式,筑牢安全防线。强化法治教育,通过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公安等部门专家进校园、举办消费知识竞赛和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三无”产品、垃圾食品、劣质文具等“毒”商品危害,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网络宣传,不定期更新“涪陵市监”微信公众号,发布消费提示和监管动态,曝光不合格商品名单。融入日常教育,利用安全教育“线上+线下”课堂,通过学校广播站、LED宣传大屏等校园媒介,定期播放相关安全知识,营造浓厚安全教育氛围。充分利用微信群、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普及消费安全知识。
(三)定期评估反馈,持续改进工作。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校园消费安全教育工作进行评估,了解教育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方案。收集反馈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消费安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推动涪陵区校园消费安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廖国江局长审签。如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16日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