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政策问答>问答专题>关于《重庆市网络社区团购合规经营指南》的相关问答
关于《重庆市网络社区团购合规经营指南》的相关问答

近年来,网络社区团购发展迅速,各种团购平台应运而生。特别是疫情以来,社区团购成为新零售的热门模式。为了在竞争中率先抢占市场,互联网巨头们不惜砸下重金,在平台开展拼团、秒杀等优惠活动,低价倾销、价格欺诈、虚假宣传、质量低劣等问题屡屡发生。网络社区团购与民生密切相关,经营中的乱象不仅会干扰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营,也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亟待规范。

我局制定《合规经营指南》,就是为了切实规范我市社区团购市场竞争秩序,减少资本在社区团购中的无序竞争,防止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构建社区商业生态的良性发展环境,促进社区团购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是全国首个专门对社区团购进行规范的合规指南。

制定《合规经营指南》的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
今年以来,我局对在我市开展网络社区团购业务的8家企业(包括进入重庆开展社区团购的外地平台企业6家以及本市自建网站企业2家)、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的销售商、农贸市场经营者、实体商超、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等进行了实地走访和座谈调研,发现社区团购在我市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平台主体责任不明确、商品的基本信息不全、发布误导消费者信息、低价倾销等问题。今年以来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涉及社区团购相关投诉举报207件,其中投诉169件,举报38件,大多集中在“缺货问题”、“质量问题”、“退换问题”以及“沟通渠道不畅问题”等方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于3月中旬起草了《合规经营指南(征求意见稿)》,在征求内部处室、区县局及相关市级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几经修改,于4月21日通过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官网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收到书面修改意见44条涉及15个条文,同时还当面与网络社区团购平台经营者进行交流沟通,听取他们对指南的意见建议和修改理由,对合理合法的意见建议均予以了采纳。从指南起草到出台历时三个多月,前后修改了十几稿,最终形成了如今公布的《合规经营指南》。

《合规经营指南》共六章三十五条,第一章总则,明确了制定指南的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社区团购经营活动的基本原则等内容;第二章相关主体责任,明确了平台经营者开展网络社区团购经营活动的方式、准入、信息报送等内容,以及网络社区团购经营者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信息公示、促销活动等方面的要求;第三章经营行为禁止性规定,明确了禁止滥用自主定价权、禁止垄断行为、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禁止欺诈消费者行为、禁止大数据杀熟等内容;第四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明确了相关经营者提供票据义务、消费者评价展示、销售不符合要求商品的民事责任、退换货规定、消费者投诉处理、消费者信息保密规定等内容;第五章其他规定,明确了社区团购经营者对相关经营信息保存、数据留存备份、配合监管等法律义务;第六章附则,明确指南的生效日期。

《合规经营指南》内容涉及多部法律法规规章,同时将市场监管总局对社区团购平台“九不得”要求融入其中,拟通过《合规经营指南》引导网络社区团购合法合规经营,参与市场良性竞争,《合规经营指南》也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对新业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的态度和依法科学高效监管的原则。

网络社区团购属于新兴事物,还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无法对其作一个准确的定义,因此《合规经营指南》未对网络社区团购进行定义,只是将从实践经营活动中总结的经营模式进行了客观描述,即网络交易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商品信息,在消费者下单付款后,将订单汇总发送给合作的供货商或销售商,供货商或销售商将商品在规定时间内配送至网络交易经营者指定地点,网络交易经营者验收后对商品进行分拣组合,并在规定时间内分送至消费者选定的社区提货点(下称自提点),由消费者到该自提点提取商品的活动,属于网络社区团购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