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涪陵区>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监督检查>食品药品>检查依据
[ 索引号 ] 115 00000 MB1991221D/2023-0004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食品药品监管 [ 体裁分类 ] 计划、发展目标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03-30 [ 发布日期 ] 2022-03-30
[ 索引号 ] 115 00000 MB1991221D/2023-0004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食品药品监管
[ 体裁分类 ] 计划、发展目标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2-03-30
[ 成文日期 ] 2022-03-30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涪陵区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要点

    2022年,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按照2022年全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监管,不断强化风险防控和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全力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一、持续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按照区局制定的监管计划,严格落实分类分级监督管理规定,强化对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的日常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查处未经许可经营、经营使用无证产品、从非法渠道购进医疗器械、未按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储运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用械安全。

二、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监管

加强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监管,特别是对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物资储备企业、新冠检测试剂经营企业、定点救治医院、新冠病毒监测点、隔离点等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疫情防控产品渠道合法和质量安全。重点关注体外诊断试剂储存和冷链运输管理,网络销售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相关产品。

三、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

以疫情防控医疗器械、集采中选医疗器械、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创新医疗器械等为重点产品,以及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等发现问题较多的企业为重点,以网络销售为重点环节,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取得实效。聚焦风险、聚焦企业、聚焦产品、聚焦处置,定期开展风险会商,对问题和风险,实行清单销号制。

开展医疗器械“线上清网线下规范”治理。以社会关注度高、舆情反映较多的贴敷类等医疗器械为重点,以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的企业、违规从事网络销售经营者为重点企业,开展线上清网线下规范治理。

加大网络销售监测力度,对监测发现和移送的违法违规线索,要立即开展调查处置。

加强集中带量采购医疗器械监管。督促经营使用单位做好采购、验收和储存等质量管理工作,确保集采医疗器械在流通使用环节的质量安全和可追溯。

四、不断加强监督检查抽检和监测评价

持续开展飞行检查,保持高压态势。在落实分类分级监管的基础上,根据市药监局统一部署,统筹计划年度飞行检查任务,重点组织对风险较高、问题较多以及多次抽检不合格、投诉举报和舆情频发涉及质量问题等产品开展飞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切实提升飞行检查的靶向性、时效性。

不断强化质量监督抽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抽检计划,以风险高、质控难度较大、问题多发、社会关注度高的品种为重点开展市级抽检,跟踪抽检既往国抽发现不合格产品,强化监督抽检后处置。

不断加强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结合日常监测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督促经营使用单位完善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切实履行监测责任。

五、持续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严惩重处医疗器械违法违规行为。按照市药监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求,深入开展医疗器械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查处违法案件,树立典型案例,移送犯罪线索,消除风险隐患。保持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对查处涉及高风险医疗器械案件,及时追控涉案产。加强通报协查联合办案,涉嫌犯罪的,及时做好行刑衔接。对屡次违规的企业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落实“处罚到人”,依法严厉处罚。

六、持续加强法规宣贯

继续开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宣传,加强对经营使用单位和监管人员法规的培训和宣贯,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督促经营使用单位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采取切实措施保障经营使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