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沙坪坝区>政务公开>公示公告
[ 索引号 ] 11500000MB1730128J/2025-0033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25 [ 发布日期 ] 2025-07-25
[ 索引号 ] 11500000MB1730128J/2025-0033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
[ 发布日期 ] 2025-07-25
[ 成文日期 ] 2025-07-25

旅游购物消费提示

暑期来临,旅游消费进入旺季,部分面向游客的旅游购物商家利用“托儿诱导、误导消费者,“先打粉后称重”等消费乱象频发,投诉举报日益增加。为增强消费者在旅游购物时的辨识度,避免踩坑,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近期典型案例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常见消费套路。

一是模糊定价诱导消费:部分商家以“十多元”“几块”等低价吸引消费者,实则按“克”计价,导致总价远超预期。

二是虚假宣传夸大功效:通过“苗医”“神医”“专家”等虚假人设进行宣传介绍,夸大商品或药材的实际效果,误导消费者做出不理智决定。

三是利用“托儿”博取信任:有些商家会安排人员假扮消费者,通过现场演示或口述推荐,诱导真实消费者跟风购买。

四是先以“先打粉(切)后称重损耗小”误导,后又以“打粉后无法退货”“切后必买”等理由,迫使消费者接受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五是使用未检定合格的电子计价秤称重存在短斤少两”,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二、典型案例呈现

2025年5月14日,外地游客屈某报名跟团重庆一日游被导游带到某健康城,因导游说这里是央企,所以屈某当时没有什么防备。销售店员现场讲解了各种药材的功效,提到石斛可以治疗高血压,屈某就想着给母亲买点带回去,看现场标价是9元一克,随即抓了一点最多不超过100克。这时“恰好”旁边又来了一个“游客”(后怀疑是媒子)也要买同样的石斛,待他们都装好要买的石斛,就被店员带去一个小房间准备打粉称重。店员一边说打成粉更便于吸收效果会好些,还说打粉会有损耗打成粉再称会划算些,屈某一听觉得有道理,加之旁边游客立马同意了,屈某也就默认了打粉,结果打完粉称重竟然有两百多克。事后屈某微信上问过售后买的石斛是什么品种,售后回复是二级有机石斛。屈某回去后发觉不对劲,通过12315平台投诉,经调解,双方已达成和解。后经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该店存在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正立案查处。

三、消费者如何避坑?

一要注意观察商家是否证照齐全,不在无证无照市场主体处消费。消费后记得及时索要并妥善保存购物凭证(如发票、收据、付款记录等),并留意证照上的经营主体是否与购物凭证上的经营者主体一致,避免陷入维权无门的窘境;

二要不轻信所谓的“苗医”“神医”“专家”及商家、导游、出租车司机、其他游客或购买者的宣传、介绍,决定消费前记得上网查询商家及消费事项的确切情况或者征询亲朋好友的意见,防止掉入商家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的陷阱;

三要不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严防商家以“中奖”等虚假促销方式诱导消费;

四要仔细核对商品和标价签信息,明确商品计价单位、商品等级、商品标准名称、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购买之前多方了解市场价,避免陷入商家模糊定价诱导消费的套路;

五要查资质,验“头衔”。警惕广告宣传中的“国家级”“最佳”“独家”等绝对化用语。勿轻信商家自封的“网红榜首”“必打卡”等营销标签。

六要在购买需称重的商品时,先观察商家的电子计价秤是否贴有计量检定合格标识,还要查看检定有效期。

七要选择有合法资质且卫生条件好、信誉佳的餐饮门店用餐,对无证无照的摊点及流动摊贩要格外谨慎。慎食生、冷等高风险食品,勿食“野味”、野生蘑菇、野菜等来源不明的食品,避免食用颜色、气味异常或有异味的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务必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包装完好且在保质期内。不购买“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食品和来源不明的散装食品。对购买的冷链运输食品要注意储存条件。

八要在购买药材类(食药同源)商品时,坚持先称重核算出总价后再付款,最后再决定是否接受打粉或切片服务,避免未称重而先打粉或切片过程中给商家擅自增加商品量的机会,造成商品总价远超预期,并因“打粉后无法退货”“切后必买”等理由被迫购买;

九要如遇消费纠纷,可拨打12315、12345热线,或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等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