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 00000 MB1991221D/2021-00027 | [ 发文字号 ] | 涪陵市监函〔2020〕48号(A)类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0-05-20 | [ 发布日期 ] | 2020-05-20 |
[ 索引号 ] | 115 00000 MB1991221D/2021-00027 |
[ 发文字号 ] | 涪陵市监函〔2020〕48号(A)类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发布日期 ] | 2020-05-20 |
[ 成文日期 ] | 2020-05-20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8号建议的复函
彭琳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餐饮行业做好食品安全的建议》(第168号)收悉。经与区商务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市局党组“三定方案”明确的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区局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我局高度重视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市场监管局首要职责以及基层市场监管所首要任务进行部署落实,全力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一、我区餐饮行业基本情况
(一)行业情况
全区有效获证餐饮经营服务单位共6443家,占比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9.4%。正常经营的有5417家,其中大型餐馆81家,中型餐馆1081家,小型餐馆3181家,微型餐馆567,食堂507家(其中学校食堂331家),其中小型餐馆占正常经营比58.7%。餐饮行业主体众多,呈现“多、小、散”的特点。
(二)监管情况
1.监管体制。我区按照“1+3”的监管体制,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1”是指区政府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组织领导全区食品安全工作;“3”是指三级监管网络,按照“区、乡、村”,设立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即区市场监管局、27个镇街基层监管所、422名村居协管员。
2.监管制度。我区对餐饮行业是按照日常监督检查(日常巡查、交叉检查、飞行检查)、风险分级管理和量化分级管理“三位一体”为基础的日常监管制度以及“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工作机制实行的食品安全监管。通过日常检查来量化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以此来确定监督检查频次,风险等级越高,检查频次越多。同时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大型餐饮等特殊场所实施全覆盖且不设上限的检查要求。通过这些制度的有机结合、结果互用,有效规范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行为。
二、具体工作举措
(一)落实监管责任。实施“定人、定片、定责”的网格化监管要求,将全区所有餐饮经营者的监管责任落实到所、落实到人,同时通过建立监管台账,严格按照监管频次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根据餐饮经营者的风险等级评定和日常监管量化分级情况,对辖区餐饮经营者合理确定监管频次,分类监管。
(二)强化日常巡查。我局以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为契机,有效增强了基层监管力量。各市场监管所严格按照日常监管计划对辖区的监管对象开展巡查工作,在对餐饮经营者检查过程中,重点检查其证照持有情况、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食品原辅材料索证索票制度执行情况、食品加工过程控制情况、餐(饮)具清洗消毒情况、食品留样情况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关键风险控制情况。对排查出来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格落实专人,跟进督促整改,努力达到检查一次,提升一次的效果。
(三)开展监督抽检。我局通过加强与市食药检院、涪陵区食药检所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沟通联系,按照地产食品监督抽检100%全覆盖,不合格食品100%后处置,抽检结果100%公示的要求,周密部署包括餐(饮)具在内的食品及食品用品全年监督抽检任务,合理推进抽检进程。2019年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787批次,合格率96.01%。
(四)开展专项整治。我局结合辖区监管实际,组织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开展餐饮经营者专项整治,对辖区餐饮经营者开展拉网排查,摸底整治,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制售过程控制,严密防控食品安全事故,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2019年,我局共开展包括餐(饮)具消毒效果评价在内的33项专项整治,依法对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324户次餐饮经营者进行查处。全年圆满完成29项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实现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零风险、零危害、零事故”的目标。
(五)示范创建引领行业规范发展。我区按照分级分类打造行业示范典范、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标杆,推进示范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共计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商圈1个,“明厨亮灶”餐饮门店2208家,(其中大型餐馆69家,中型餐馆266家,小型餐馆1444家,微型餐馆46家,学校食堂167家,幼儿园食堂164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52家),健康食堂11家。
(六)开展宣传培训。首先对食品安全管理员及从业人员实施制度化、定期化培训。一是每月28日定时定点培训从业人员1650余人次,二是每年1月份全员轮训学校食堂从业人员2400余人次,三是每年春秋两季定时培训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员700余人次。通过让我们的执法人员与管理相对人面对面交流,将我们的审查标准、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尽力相授,切实增强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及守法意识。其次是制度化施训执法人员。通过全员轮训、专项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全年共培训执法人员740人次。
(七)建立信用监管体系。我局对区内餐饮经营者分户建立信用档案,将各餐饮单位的证照持有情况、违法违规情况、行政处罚情况、被举报投诉情况进行逐一记录,作为制定日常监督检查计划的重要依据,增加不良记录单位检查频次。同时,我局还加强与其它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力度,对违法失信单位开展联合惩戒,增加信用监管和信用惩戒的震慑力。
(八)畅通举报投诉。我局以市场监管机构体制改革为契机,整合五条举报投诉热线,建设统一对外的举报投诉热线即12315,同时接受公安机关警情分流。2019年共接到投诉举报1371件,涉及食品类322件,占比23.5%;警情分流519件,涉及食品类138件,占比26.6%,均及时完成处置。
2019年在市局、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以及广大老百姓大力支持下,我们保持了全区食品安全良好环境,全年未发生1例食品安全事故。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看到还存在诸多不足:针对餐饮行业“多、小、散”的特点,突显监管力量和能力与老百姓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共治还未形成合力。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局面还未形成,行业主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认知还有待提高;对食品行业从业者的教育培训,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科学认知和维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创新监管理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即在监督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的过程中,要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最高准则,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树立“责任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从业者的教育培训,除了按惯例每月组织定期培训外,还将在关键时期、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培训,既要提高管理水平,更要增强责任意识。
(二)创新监管方式。一是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方式,告别“满河是滩”、户户皆管的监管方式,激发餐饮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二是积极探索餐饮监管标准化建设,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及餐饮服务监管工作标准,进一步使监管工作“指标一致,口径相同”。
(三)创新监管手段。一是推进餐饮监管信息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餐饮智慧监管平台,用“机器换人”,提高监管效能。二是推进实施餐饮质量提升工程,以“明厨亮灶”为抓手,鼓励和支持升级版“明厨亮灶”,推行“网络厨房”;三是推进社会共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广泛监督,施行信用监管。
此复函已经戴鹏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最后,希望您以后能继续关注、支持和监督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继续依法履职,严格市场监管,确保全区人民饮食安全。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