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7643950/2025-00208 | [ 发文字号 ] | 渝市监发〔2025〕18号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市市场监管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3-07 | [ 发布日期 ] | 2025-04-29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7643950/2025-00208 |
[ 发文字号 ] | 渝市监发〔2025〕18号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市市场监管局 |
[ 发布日期 ] | 2025-04-29 |
[ 成文日期 ] | 2025-03-07 |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4年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报
各区县(自治县)市场监管局,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规定,现将2024年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报如下:
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数量。截至2024底,全市特种设备总量达46.02万台,同比增长6.63%。其中:锅炉3483台、压力容器87606台、电梯286701台、起重机械43139台、大型游乐设施681台、客运索道30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38551辆。另有:压力管道40583.65km,气瓶3215878只。
2024年全市特种设备数量图
(二)特种设备生产检验检测单位情况。市局和区县局发放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下同)、检验检测机构、充装单位许可证1480个。其中:设计单位39个,制造单位176个,安装(含修理)单位787个,检验检测机构74个、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404个。
2024年特种设备生产检验充装单位数量图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情况。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数45个,其中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1个,区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44个,安全监察人员991人。区县派出机构607个,安全监察人员达到1968人,另有乡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协管员70人。
(四)特种设备投诉举报情况。2024年,市局受理特种设备投诉举报568件,同比增加46%。从投诉的类别看,电梯546件,占96.1%,其他类特种设备18件,占3.2%,人员无证操作4件,占0.70%。
(五)查处特种设备案件情况。2024年,全市共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1158件。案件主要违法类型为:1.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特种设备的案件410件,占比35.4%;2.电梯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维保或使用管理的(含维保记录虚假)案件124件,占比10.7%;3.违法充装气瓶的案件29件,占比2.5%;4.未经监检投入使用的案件20件,占比1.7%;5.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未经检验的特种设备案件13件,占比1.1%。
(六)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情况。2024年,市特检院共定检在用特种设备155890台,安装监检27446台,产品监检14029台,定检压力管道2873.116公里,安装监检压力管道1746.532公里,气瓶产品制造监检(含进出口产品监检和国内产品监检)374541只,安装监检CNG气瓶6543只,定检CNG气瓶18994只,安全阀校验82090只,承压罐车定检565台。发出严重事故隐患通知569条。
(七)特种设备人员情况。2024年,全市共考试41160人次,与去年同比增加25.56%。全年新增取证人员28652人,其中监察人员275人,无损检测人员3698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24517人,检验人员162人。另复审各类人员30208人,其中检验人员204人,无损检测人员539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29465人。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一)事故总体情况。2024年,全市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1起,造成1人死亡,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为0.02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23年持平。未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事故。
2023年和2024年特种设备事故对照
(二)事故特点
1.从事故数据统计来看,2024年的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处于低位,两者均在可控范围内。
2.从事故类别来看,发生事故为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机电类特种设备仍是事故多发区。
3.从事故环节来看,事故发生在使用环节,表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使用环节是特种设备事故的高发环节,需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要求,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4.从事故原因来看,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车辆钥匙管理不到位、人员违规操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2024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下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以及2024年工作措施清单,深入开展小型锅炉、氧气瓶、化工企业特种设备、高风险大型游乐设施、客运架空索道等专项排查整治,持续开展电梯安全筑底行动,累计出动人员28730人次,检查特种设备单位13089家次,检查特种设备25928台次,发现隐患14435条、整改13653条,下达监察指令书4317份,立案1045起。紧紧围绕公众聚集场所、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和领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春节”“五一”“国庆”及两会、“暑期汛期”等重要时间节点特种设备安全稳定。
(二)大力推动燃气安全专项隐患治理。统筹推进燃气压力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和城镇燃气油气安全专项整治。自2023年9月以来,全系统累计检查燃气相关企业9464家,约谈问题单位526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94起,没收产品801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9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9家。推动全市48.73公里穿江油气管道、9063个燃气调压柜和11.81万个燃气调压箱、570.83公里市政和庭院燃气压力管道落实检验责任,完成燃气压力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监督检验948.15公里。严格落实总局要求,33家“双介质”充装站全部完成整改。排查50公斤“气液双相”气瓶8778只、召回处理1692只。
(三)重点强化检验检测和考试机构监管。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年行动,印发行动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组织全市135家检验检测机构现场签订承诺书。对55家综合性检验、燃气气瓶检验、无损检测、电梯检测评估单位进行集体约谈。累计监督检查检验检测机构89家、103家次,对12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立案查处,停止3家电梯检测机构在渝业务,注销4家气瓶检验机构,重拳打击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落实特种设备考试机构改革,全市新增5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指导新增机构开展60批2000人次的考试,开展作业人员考试机构监督检查5次。
(四)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数字化建设。重庆市“特种设备在线”持续迭代升级,实现特种设备“全程追溯、在线管理、实时应急”。截至目前,注册用户数9.20万个,平均日活用户4.4万个,用户日活跃度49.03%,业务办理量2482.13万件。6个KPI指标和21个体征指标接入三级城运中心,电梯困人处置自闭环事件、特种设备超期未治理融跨事件等实现全部贯通。生产使用单位“三员”设置率保持在95%以上。全市75家燃气气瓶充装单位、222.70万只燃气气瓶实现可追溯监管。
(五)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宣传培训。开展法律法规宣贯。印发贯彻实施《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文件,开展宣贯培训。修订《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专业人才管理办法》,更新全市特种设备专业人才名单。着力提升人员素质。组织开展2期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及客运索道安全、锅炉节能环保、燃气油气安全、“两个规定”责任落实等专项培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开展全市监察人员技能竞赛,82名选手激烈角逐。开展涪陵美心红酒小镇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不断锻炼队伍、提升能力。强化安全宣传。举办首个“特种设备安全日”启动仪式,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三进”、“一日游”、实验室“开放日”、专家“义诊”等活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日”长效机制。
2025年,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工作要求,坚持党建统领,始终以防事故为目标,以数字化监管为重点,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