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知识产权百科

怎样精打细算你的专利许可使用费?

日期: 2018-12-01

   目前高通就宣布5G专利授权费用与3G/4G时代保持一致,这意味着高通依然采用整机授权模式,这就导致手机卖的越贵专利费用就越高。其中规定,要使用单模的专利包收取3.5%费用,多模为5%。不过相比以前按照整机上不封顶的模式,高通终于做出妥协,那就是增加一个上限值即最高为400美元。也就是说超过400美元的智能手机,依然按照400美元计算。这也是高通给出的最新优惠政策。
   高通的专利授权业务近几年备受争议。中国、韩国、欧盟等相继对其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和罚款,甚至于其客户苹果都与其对簿公堂,国产手机厂商魅族也曾因此与高通打专利战。在去年(2017年)高通意外的公布了其向手机终端厂商收取专利授权费的模式;今年高通再次调整,降低了收费上限。
   最近高通表示,高通采用整机方案主要是由于过去20多年的运行机制,是经过市场验证与双方达成的一种协议。高通过去为了该专利付出了高昂的研发成本,高通卖出的是整套技术方案,不是产品。如果只卖芯片,并没有突出高通优势,只能通过整机才能体现高通核心价值与技术。

  许可费是合理的吗?

  在专利许可过程中,通常一方认为收取的专利许可费过高,一方则认为专利许可费公平、合理;一方希望专利许可合同透明,一方则称涉及商业秘密,不愿公开。那么专利许可费,到底谁说了算?

  目前各国专利法基本上都是规定专利权人依法享有专利许可的权利,但没有规定专利许可费的计算方式和支付方式。

  专利许可费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法律状态、权利期限、专利质量、市场需求等。此外,许可方和被许可方的市场地位也是影响专利许可费的重要因素,谁处于主动地位,谁就拥有话语权。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专利许可收费方式

  上面所说的例子是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即标准的实施者为了使其产品符合标准并进入市场而必须实施标准中包含的专利。在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费用设定中,专利权人需按照“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FRAND原则)对标准实施者给予许可。

  技术标准的实施者应当为其中的必要专利支付多少专利许可费才是适当的?

  最令人满意的答案恐怕是总结出一套计算公式,然后再做数学运算就行了。但是,由于专利许可使用费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研究出这样的一套数学模型可能并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因此,只能在研究国内外专利许可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专利许可使用费计算的若干原则。

  必要标准专利许可使用费的计算原则

  1.专利权人不能因其专利被纳入标准而获得额外收益。

  专利权人当然可以依据其拥有的专利独占权而获益。但是如果该专利技术被纳入技术标准,专利权人不能因此而获得额外的收益。

  这是因为技术标准是其他市场主体进入该市场时不能绕开而必须采用的技术,因此技术标准会增强专利的垄断性,也增加了专利权人获得更高收益的潜在可能性。

  如果对这类收益不加以限制将会让技术标准沦为加强垄断的工具,不利于技术的应用发展,有损公众利益,更有悖于标准专利设置的初衷。因此如果专利权人借标准专利设置不合理的许可使用费或者提高许可使用费则可能受到制裁。

  2.密切注意技术标准中有效专利的数量。

  引起技术标准中有效专利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地域差异和时间差异。

  地域差异:由于各国法律存在差异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地域性,同时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也差异很大。即便是技术标准中的必要专利也并不是在全球所有国家、所有地区都处于有效法律保护期内。当对技术标准进行实施时,应该充分考虑实施地区的差异,对本地区受到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支付许可使用费,对于未在本地区申请法律保护的技术,自然也就不需要为此支付许可使用费。

  时间差异:技术标准中所包含的专利技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会发生必要专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技术标准的实施人应该动态关注这些调整和变化,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考虑这些情况,及时调整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数额。

  3.限制总体最高专利许可费率。

  虽然技术标准中只包括必要专利,但是总体数量仍然相当可观。如果技术存在发展前景,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必要技术被纳入进来。对于被许可方来说,即便一项专利的使用费占比极低,但是积累起来也能刮尽所有的利润。因此在签订许可合同的时候,约定总体最高专利许可费率可能会更加有力。

  非必要标准专利的专利许可费计算

  对于非必要标准专利来说,专利许可使用费只需要许可与被许可双方达成合意即可。

  根据现行数据统计,专利独占许可和排他许可方式的收费通常为:

  专利实施预期年收益总额的58倍;专利普通许可的收费通常为:专利实施预期年收益总额的0.5-1倍。

  在上述区间内,影响专利许可费的因素包括:

  (1)技术领域、专利权类型、保护范围、权利稳定性、技术规避难易程度、有效期限、创新高度以及产业化成熟程度等

  (2)许可期限、许可范围、许可方式等;

  (3)被许可人的技术需求程度、生产规模和专利实施能力等;

  (4)开发专利技术的难易程度和费用大小

  (5)实施专利后所能获得的预期收益大小

  (6)支付方式:一次性付款、提成支付还是入门费加提成

  成本法为专利许可费定价

  影响资产价值的因素非常多,要想把握每个要素来确定专利许可费非常困难。比较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利用成本法来确定专利许可费。

  成本法的原理在于,资产的价值无论如何变动都将低于其重置(重构)成本费用。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 重构)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公式如下:


  专利技术的重置(重构)成本:目前市场条件下转让一项全新专利技术所耗费的全部货币总额。

  功能性贬值:技术进步引起的资产功能相对落后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

  经济性贬值:由于外部条件变化引起资产闲置、收益下降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


  研制成本:研制过程直接投入成本(直接成本)和相关成本(间接成本)。

  交易成本:技术服务费(专家指导、技术培训、设备安装调试及市场开拓费用),手续费(有关的公证费、审查注册费、法律咨询费等)、税金等

  专利费:申请和维护费用

  如果想更精确确定专利技术的重置(重构)成本,还可以将智力投入的风险等作为系数融入计算之中。

  以上总结了专利许可费用计算的原则和最简单易行的计算方式,更深入的内容有待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来源:三友知识产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