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消费提示

枇杷黄了,你吃对了吗?

日期: 2025-04-28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黄澄澄的枇杷在五月初夏陆续铺满街头。枇杷,是原产中国南方的特有水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秋日蕴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因果实形似琵琶而得名。其果肉多汁,酸甜可口且剥皮即食,加之川渝是枇杷主产地之一,种植多、价格便宜,只要愿意剥皮,可以让你轻松实现枇杷自由,是老少皆宜、广受欢迎的初夏主打水果。但是,除了好吃,你真的了解枇杷,真的吃对了吗?下面就让小编跟你们聊一聊。

一、枇杷的营养功效有哪些?

成熟枇杷果实清香多汁、酸甜适口、风味浓郁,富含糖、有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具有高的营养价值[1,2]。同时,因为枇杷果所含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渴解暑;所含少量苦杏仁也叫苦杏仁苷)有一定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和胃降逆的作用

二、多吃枇杷可以治疗咳嗽吗?

因为枇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加之川贝枇杷膏太过深入人心,很多人认为多吃枇杷就可以治咳嗽,把吃枇杷当吃药。其实,此枇杷非彼枇杷。目前,被收入现行《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枇杷相关中药材只有枇杷叶,即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市面常见的枇杷相关中成药,如枇杷膏、枇杷露、枇杷冲剂等,其处方里规定用来入药的都是枇杷叶,而不是枇杷果,主要就是因为起止咳作用的苦杏仁其实在枇杷果中含量很少,且主要集中在果核里,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达不到治疗效果。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那我多吃点核总可以了吧?也不行。因为枇杷果核坚硬,很难嚼碎或消化,且苦杏仁这类氰甙类物质本身虽无毒,但如被咬碎或咀嚼,在消化系统内酸性环境下,经苦杏仁苷酶水解后会生成氢氰酸[2,3]

三、误食枇杷核会中毒吗?

前面说了,咬碎并误食枇杷核可能产生毒的氢氰酸。其实完全不用谈毒色变,脱离剂量说危害都是耍流氓,任何有毒的物质只有达到一定食用剂量才能发挥毒性作用。研究表明,枇杷果肉的苦杏仁甙含量很低,果核中含量虽高,但明显低于叶片中含量。一般来说干燥枇杷果核中苦杏仁甙含量约为2%~3%,与《中国药典》收载药材苦杏仁中苦杏仁甙含量相当,若再分解为氢氰酸则含量更低,所以,若误吞误咬碎几颗枇杷核不必担心会中毒。

四、枇杷生吃还是熟吃好?

枇杷有多种吃法,吃法不同,作用不同,各有好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枇杷中的维生素含量丰富,但不耐高温,高温条件下易失去活性,降低枇杷的营养价值,剥皮后直接生吃可最大限度保留其所含营养成分。但枇杷不能久存,又是很好的食材,大量上市又吃不完的时候就可以熬酱、煮粥、做糖水还可以加入川贝、冰糖、雪梨等一起加热食用,进行止咳的食疗。

五、吃枇杷要注意些什么?

1、枇杷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空腹或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胃部不适,甚至引起腹泻。同样因为含有酸性物质,也不宜与牛奶、茶、酒等一起或间隔较短食用,以避免酸性物质与牛奶中的蛋白质、茶叶中的鞣酸、酒精等发生反应,不利代谢和吸收。

2、枇杷性凉,对于体质偏寒的人群如孕妇等来说,应尽量少吃,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气,影响身体健康,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

3、枇杷含糖量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适量食用,以免影响血糖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怡诺,王洋,赵小娜,等.7个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差异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12):29-38.DOI:10.13207/j.cnki.jnwafu.2023.12.004.

[2]罗吉庆,张永杰,江丽慧,等.枇杷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应用研究[J].农产品加工,2021(04):83-87.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21.02.052.

[3]夏其乐,王涛,陆胜民,等.苦杏仁苷的分析、提取纯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3,34(21):403-40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