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全国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 这10家市场监管究竟有何“亮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五星市场监督管理所评定结果的通报》,公布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名单。其中,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市场监管所、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市场监管所、铜梁区东城街道市场监管所等重庆10家市场监管所榜上有名。
市场监管所是市场监管系统最基层组织、最基本力量。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市场监管基层基础,市场监管总局于今年3月出台了《市场监督管理所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在全国范围开展市场监管所等级评定。
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强对全市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巩固和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果,以规范内部管理、增强履职能力、强化基础保障、提升信息化水平为重点,持续促进基层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此次,重庆10家市场监管所获评“五星”,它们究竟有何“亮点”?重庆日报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创新“双网格化”模式,让监管更精细、执法更准确
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市场监管所地重庆形象“第一地标”的解放碑街道和“全国示范步行街”“全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解放碑商圈,承载了便捷型、消费型、公开型的多元市场服务需求。
▲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市场监管所。受访单位供图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基层监管所工作人员逐渐老龄化,人员力量日趋不足,监管人员能力不均衡制约市场监管工作创新以及监管深度和范围等问题。如何改变这一局面,让基层所不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去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这些问题摆在了渝中区解放碑监管所的面前。
解放碑街道市场监管所率先带头研究这个课题,在原有单一的“老带新”的工作模式基础上,探索“双网格化”监管模式,即采取地域网格和专业网格相结合的办法,指定2名副所长、2名业务骨干牵头负责一项主体业务,由监管干部按照社区进行地域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比如冬奥会期,冰墩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由知识产权牵头的业务领域所长带领监管人员重点对奥运标志类产品进行了关注,根据排查线索,结合地域网格的实地检查,立案并查处了多起违反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典型案件。在地域网格全面覆盖的同时实现了监管领域精细化、执法的准确化。
“‘双网格化’监管模式提出了由一般监管干部负责日常,重点和专业监管任务就由副所长带骨干开展,解决了人员力量不足,也培养了年轻骨干,给予岗位赋予责任,让这些中间力量勇于挑重担,让整个所焕发了新的活力。”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沈茶说。
据了解,2019年至今,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市场监管所共受理12315、12345及现场投诉举报共计1700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4万元。
让办理流程、提交材料、审批时限、解释口径“四统一”
“现在太方便了,提交的材料都是同一个标准,一看就懂,在网上也可以申请,不懂的可以提供电话咨询,当天就能领取营业执照!”12月12日,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市场监管所办事的李女士连连称赞。
为推进窗口标准化管理,观音桥市场监管监管所出台了事权清单,对各类办事事项进行细化,明确相应的办事材料、要件清单和审查要点等内容,实现了办理流程、提交材料、审批时限、解释口径“四统一”。截至目前,该所经营主体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1个环节、0成本”。
▲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市场监管所。受访单位供图
观音桥市场监管所以规范化的管理,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落实“首问责任”制度,辖区申请人到监管所窗口咨询或办理相关事项时,由首位接待或受理的工作人员负责解答和办理。
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窗口服务人员一次性向申请人告知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注册登记及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办结时限以及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等,避免了往返跑、多次跑。
落实“清廉监管”要求,以建设“清廉监管所”为目标,坚守廉政底线,盯住业务风险,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和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此外,为方便办事群众,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该所还提供“网上办、电话办、邮寄办、预约办”等服务,向老年人等群体开通绿色通道;设置了“线下办”专门窗口,集咨询、受理、帮办等为一体,提供“一专多能、一岗不缺、一环不松”的高效服务;推行“顶岗补位”服务模式,在大厅服务窗口实行AB岗工作制,及时办理相关业务,避免工作停滞、拖延或中断,避免了群众多跑路。
截至12月,该所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3561户;办理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1299户;办理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647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960户,注销1006户,变更213户。
“云端”智慧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注意,这家餐饮经营单位食品粗加工间被有害生物入侵!”前不久,铜梁区东城街道市场监管所的网格监管人员在开展线上常规巡检时,AI视频分析识别系统突然发出预警提醒。
在接到报警推送后,东城街道市场监管所立即组织执法力量第一时间赶往该餐饮经营单位,就“AI识别”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对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经排查,发现该单位食堂粗加工区域与外界相通的窗户的防蝇、防鼠设施设备损坏,有害生物入侵情况属实,东城监管所以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立案调查。
▲铜梁区东城街道市场监管所。受访单位供图
把一场食品安全隐患,扼杀在了“摇篮里”,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传染病发生,靠的是“云端”智慧监管。
据介绍,2021年2月起,东城街道市场监管所积极探索创新“数字化+智慧监管”执法方式,围绕智慧食品、智慧药品、智慧特种设备三大板块,依托“重庆食安智慧监管信息平台”“药品智慧监管平台”“重庆市智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等智能手段实施线上动态监管。
智慧食品方面,东城街道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充分应用“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对辖区内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经营单位等重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监管。通过执法监控智能捕捉、系统发送可疑执法信息和执法人员现场核查处理三个步骤,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
智慧药品方面,通过药品智慧监管平台进行监管信息的录入,实现对风险点精准“画像”。同时,通过“特食抽查考核”小程序,定期对辖区内药店有销售特殊食品的药店工作人员进行特食抽考。
智慧特种设备方面,应用重庆市智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对辖区内特种设备进行监管,系统自动提示监管任务,检查类目清晰明了,监管人员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现场检查,监管能效显著提升。
“智慧监管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管力量不足、传统监管方式效率低等难题与庞大的市场经营主体形成‘人少事多’的监管矛盾,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铜梁区东城街道市场监管所所长刘纯宇介绍,运用AI识别,对操作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智能自动抓拍,固定证据,并推送给辖区网格监管人员以及企业负责人,便于执法人员开展针对性检查,形成安全监管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智慧化的高效监管一体化综合业务管理体系,形成网上随机巡查与现场重点监管双重机制、“线上巡查+现场整改+效果回传”的智能化闭环监管模式,实现了基层监管所从“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的迭代转型升级。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
重庆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重庆市场监管新浪微博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 联系电话:(023)63845789
ICP备案:渝ICP备19000793号-2 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