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渝中区>政务公开>政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33299M/2025-0012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21 [ 发布日期 ] 2025-05-21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33299M/2025-0012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5-05-21
[ 成文日期 ] 2025-05-21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加强分型分类精准培育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加强分型分类精准培育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5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中区加强分型分类精准培育

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培育,形成个体工商户梯次培育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个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结合渝中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9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活跃度达到70%,平均生存周期达到5年,“四新”经济个体工商户占比达到40%,累计新增“个转企”490户,带动就业人数达到32万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达到260亿元。

二、推进“三型”梯次培育

将个体工商户按照分型标准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实施梯次化培育、靶向施策。

(一)激发“生存型”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活力

1.构建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建立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在线办、掌上办、就近办、帮代办服务体系。落实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持续提供创业支持。推进创业税收政策、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精准直达。配合市级部门打造川渝营商“云地图”,提供创业指导服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统计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区税务局)

2.丰富经营场所供给。在城市建设规划、城市更新、市容环境治理中,合理预留经营场所,设置便民服务区域。充分盘活利用现有市场、各类园区、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等闲置场地,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便利经营场所。探索“一店多营”新模式,支持共享同一门店开展经营活动。(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市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3.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规范涉个体工商户行政检查和行使各行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柔性措施。充分运用提醒、劝告、建议、约谈等方式引导个体工商户自觉遵规守法。(责任单位:区司法局,相关监管执法部门)

(二)提升“成长型”个体工商户持续经营能力

4.搭建用工就业“供需桥”。大力推广“渝职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用工求职信息对接,鼓励人力资源机构提供针对性招聘服务。联合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用工服务,及时推送发布用工信息,积极推荐求职者。(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5.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引导驻区金融机构有效使用“信易贷·渝惠融”等线上金融服务平台,主动向个体工商户宣传,引导熟悉平台使用流程,支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办理融资手续。推动降低银行账户服务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等费用。鼓励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和社会资金为个体工商户拓展融资渠道。(责任单位: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区发展改革委,各有关产业部门、各街道办事处)

6.构建职业技能提升服务体系。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支持个体工商户及雇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兑现青年人才安家补贴。(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三)支持“发展型”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7.强化质量支撑标准引领。建设完善渝中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在质量、计量、标准、认证、知识产权等领域,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统筹质量提升,推动渝中区金融、餐饮、软信、文旅等行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8.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建立完善商标审协中心渝中区工作站办事窗口,加快重庆市商标品牌(渝中)指导站建设,开展知识产权业务咨询、商标注册、维权援助、品牌建设等服务。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和质物处置机制,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9.完善“个转企”培育机制。探索出台优惠政策,迭代“个转企”转前、转中、转后全周期培育机制,支持个体工商户采取直接变更登记的方式转型为企业,沿用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名称字号、征信记录及符合法律规定的后置许可等。(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产业发展促进局)

三、推进“名特优新”多元培育

在“成长型”和“发展型”个体工商户中筛选标注“知名”“特色”“优质”“新兴”个体工商户,享受本地区在资金、培训、贷款、荣誉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示范性引领。

(一)大力培育“名特优新”渝中品牌

10.加强品牌建设指导。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深度挖掘渝中特色和文化底蕴,打造一批“渝字号”商标品牌和知名小店。挖掘整理“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故事,多渠道加强宣传推介。支持打造“巴渝札包”“重庆好礼”“重庆手信”“渝中好礼”等城市礼物品牌。(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

1.加大品牌保护力度。统筹推进商标、字号、专利等保护工作,搭建高效便捷的维权平台。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执法,定期开展跨部门联合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动。(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二)传承发展“名特优新”母城记忆

12.加强传承保护。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加强对“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及具有川渝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传统产品的传承指导,培养新一代传人、匠人,联合社会力量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

13.挖掘文化价值。组织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评选认定,开展非遗活动。鼓励将“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融入文旅产业规划,开发集展示、体验、销售、娱乐为一体的组合式项目。(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

(三)积极推动“名特优新”集聚发展

14.促进集群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城市旅游线路、特色街区、夜市集市等,培育集体商标,打造区域品牌。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实施“133”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工程。巩固拓展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探索打造“24小时活力城市”。打造“渝中半岛浪漫之城”特色景观和消费场景。组建“名特优新”联盟,共享发展资源。(责任单位: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工商联)

15.构建推广服务体系。加强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检验检测、营销服务等公共服务,提供技术帮扶。依托三大商圈、特色街区等流量窗口优势,举办成渝双城消费节、解放碑国际消费节等消费促进活动,支持具有老字号品牌或特色商品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展陈促销。(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

(四)持续提升“名特优新”创新动能

16.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网上经营技能培训、合规指导服务。联动市级部门推进“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数据与互联网平台的共享,建立“名特优新”店铺标识,开辟商品专区、促销专场。(责任单位: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17.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参加陆海精品展洽会等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展会活动,对接国外资源,拓展国际市场。积极组织朝天门市场、菜园坝摩配市场个体工商户参与市场采购拓展试点,支持有实力的个体工商户“走出去”。(责任单位:区商务委)

四、落实促进高质量发展“五项赋能”行动

(一)推进降本减负赋能行动

18.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渝悦易企办”服务体系,丰富“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推进“证照联办”改革,推行高频证照智能联办和变更、注销信息跨部门更新应用。落实跨区县迁移多部门协同办理和注销登记“一网通办”。推行年报“多报合一”,实行线上信用修复,符合条件的“免申即修”。充分发挥信用修复激励引导作用,推行“三书同达”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委、区统计局、区医保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税务局)

19.推动降低经营成本。全面清理城镇供水、供电、供气环节不合理收费,严格规范转供电主体收费行为。严格落实市级个体工商户用水、用气优惠政策,引导供水、供气企业降低报装费用。支持通信运营商出台针对个体工商户的专属优惠套餐。加强水电气价格定价管理、落地执行、管理服务和监督评价全链条监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住房城市建委、区司法局、区城市管理局)

20.税收政策应享尽享。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简化申报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缓征、减征、免征相关税款。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提供税费辅导“开业第一课”服务。(责任单位:区税务局、区工商联)

21.强化社会保障服务。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政策。通过多渠道、多维度宣传,确保社会保险政策深入人心。优化社会保险登记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与数据共享,不断提高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险参保率。推动和鼓励个体工商户缴存住房公积金,探索提供住房公积金缴存补贴。落实全市统一政策,配合市级相关部门,推行“渝个保”普惠保险,增强个体工商户抵御风险能力。鼓励银行与保险机构合作,采取市场化手段为个体工商户开发专属保险产品。(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区住房城市建委、区医保局、区税务局、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二)推进要素供给赋能行动

22.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推广“渝个贷”专属信用贷款产品,支持金融机构根据信用画像进行批量授信。鼓励驻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增信服务力度,力争降低担保费率至1%以下。完善知识产权快速质押融资体系,推广“知信贷”。(责任单位: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23.拓展市场有效供给。支持个体工商户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巴渝新消费”行动。建立个企协同发展机制,依托“渝企零距离”供需对接平台融入企业配套服务体系,探索“企业+个体工商户”订单外包模式,推动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释放产能,带动个体工商户融入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住房城市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国资委、区工商联)

24.推动优势资源向“守信者”聚集。运用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信用综合评价。加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鼓励政府部门、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将评价结果运用于差异化监管、政府采购、典型选树、资质评定、广告宣传等领域。探索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建立监管预警机制,实行“无事不扰、触线即查”。(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改革委,相关区级部门)

(三)推进数字变革赋能行动

25.推动经营数字化发展。支持个体工商户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对个体工商户开展运营服务培训,简化入驻流程,给予普惠性流量支持和阶段性优惠政策。督促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相关规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26.建立“免申即享”政策智配机制。宣传推广个体工商户服务直通车、山城有信等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打造个体工商户“线上E家”。建立政策资源池,建立标签体系,实现帮扶政策精准推送、在线兑付、免申即享。(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区税务局)

(四)推进优化环境赋能行动

27.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重庆市公平竞争审查办法落实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举措,强化涉嫌垄断行为线索摸排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保障个体工商户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落实财政部《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文件要求,对符合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个体工商户视同中小企业,在采购文件中予以明确。(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

28.创新公益服务供给机制。探索法律服务集中采购模式,建立线上法律服务机制。支持区内公益法律服务团队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聚焦问题易发领域,配合市司法局,做好各项工作落实。打造“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品牌。(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

29.建立诉求直达快响服务机制。按市级工作要求和规则,处理“民呼我为”各类市场主体反映的诉求事项。发挥工商联、个体私营协会、行业协会等桥梁纽带作用,建立“问情问需”等主动服务机制。设立个体工商户服务站,宣传扶持政策,收集意见建议,建立“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专属服务通道,配备“发展服务官”,对辖区内“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进行跟踪服务,联动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精准帮扶指导。(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府办,各街道办事处)

(五)推进党建统领赋能行动

30.健全党建统领机制。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和“两企三新”党建部署,扩大“小个专”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覆盖面,积极培育党建品牌。统筹区级媒体开展最美个体劳动者、诚信个体工商户等宣传活动,积极向市级媒体推荐典型人物线索。加强个体劳动者优秀分子培养,推荐参评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择优推荐作为“两代表、一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候选人。(责任单位:区委社工部、区市场监管局、区委宣传部、区人力社保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工商联)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切实提升个体工商户发展在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系统研究、统筹推进。区级有关部门要主动靠前、各负其责、协同攻坚,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和举措落地见效。

(二)强化工作闭环。坚持目标导向,事项化、清单化打表推进。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协调解决机制构建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加强督导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三)注重经验总结。各单位要总结提炼在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创新举措等,打造具有渝中辨识度、认可度的标志性成果,加强宣传复制推广。建立个体工商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


附件:1.渝中区个体工商户发展预期性指标

2.细化落实措施清单

3.渝中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分类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