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渝中区>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33299M/2023-00115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3-06-02 [ 发布日期 ] 2023-06-02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33299M/2023-00115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3-06-02
[ 成文日期 ] 2023-06-02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031号建议的复函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031号建议的复函

柳川代表:

您在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保健品市场监管的建议》(第031号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关于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在保健品监管方面的主要职能职责

保健品是对具有一定保健功能产品的俗称,包括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我局依法承担保健食品的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建立保健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落实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日常监督检查及监督抽检工作,依法查处辖区内保健品销售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妥善处理群众举报投诉。

二、在保健品监管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翔实掌握企业经营业态。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基础档案为依据,按照风险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对高风险企业进行深入排查,详细掌握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经营模式及经营产品具体品种,深入排查保健品经营环节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许可(备案)与实际经营项目不符等违法经营和经营异常情况,2022年排查涉老保健品市场主体74家,对发现未在注册地经营且失联的7家市场主体进行了列入异常名录,对长期停业、失联、不申报年报的258家市场主体进行了批量注销。

(二)建立监管长效机制。一是与宣传部、公安、文旅委、商务委、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有效形成保健欺诈和宣传整治工作合力。二是发动街道、社区食品药品宣传员、群众力量,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会销、低价旅游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线索。通过经营企业场所公示栏、QQ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社会公布12315消费投诉电话,《旅游警示告知书》和《消费温馨提示》等,对群众提供的网络直播带货和微信销售保健食品,旅行社组织老年人低价旅游、保健经营企业给老年人宣传养生和楼宇集会等信息进行互相通报,多次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对上清寺、两路口、大溪沟、石油路、大坪、朝天门等重点区域的保健经营单位、旅行社及旅游大巴、养生会馆、楼宇内集会等场所进行检查,将保健品会销、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纳入日常监管。

(三)加大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按照保健食品经营企业风险分级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对高风险企业增加监督检查频次,严查销售不合法产品及虚假宣传行为。2019年以来,我局联合区公安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民政局、区商务委员会、区城市管理局开展 “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联合区公安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 “保健食品大清理、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联合区公安局、区教委开展 “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联合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局、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和区食安委牵头开展“两个主体责任落实”等专项整治行动。在行动中,严厉打击经营者在销售保健品和提供保健服务过程中,捏造事实、以次充好,夸大产品功效,利用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诱骗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体弱人群,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强化宣传培训2019年以来,每年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周、计量周、化妆品宣传月、食品安全周等,结合保健食品“五进”科普宣传活动,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利用报刊、电视台、网站、单位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整治方案和消费提示、保健食品防骗指南、宣传陷阱等,加强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和保健食品知识进行宣传,提升民众对保健食品的认知度和对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的知晓率。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社区、校园、商超、网络以及楼宇,设立宣传点及宣传栏,采取张贴海报、播放宣传视频、现场讲座等多种形式,对经营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揭露,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增强消费者正确辨识、科学选择、理性消费保健食品,引导民众树立科学消费理念,营造保健食品清理整治良好的舆论氛围。累计开展宣传100余场,发放科普宣传手册50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20000余份,悬挂横幅140余条,在解放碑、石油路、较场口商圈户外电子屏滚动播放各类宣传片100余条,宣传覆盖11个街道、70个社区、100余万人。组织召开保健品经营企业负责人培训会12场,向企业普及法律法规,要求各企业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开展企业内部自查1300余家次,对自查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落实到位,做到合法规范经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区保健品市场规范整治已初见成效,经营者守法意识及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均得到有效提升。但客观上仍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情况,针对该情况,下一步将继续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安全监管工作。

(一)健全机制,多方协作,加强监管。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与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局、区商务委、区文旅委等部门建立长效联合机制,依托街道平安办,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工作任务,加强信息通报和宣传作用。推行“六个一”措施,即发放“一张联系卡”(信息员等)、建立“一本台账”(会销台账)、发放“一封信”(告老年朋友的信)、建立“一个宣传栏”(传销、会销专题宣传栏)、签订“一份责任书”(与街道、涉及会销的场所、经营单位)、构建“一个监管网”(部门联动执法信息互通),形成合力,增加联合执法频次,精准打击,快速处置,对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的企业坚决予以打击。

(二)加大排查力度。按照建立健全分层分组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以社区网格员和食品安全宣传员为主要触角,全面排查辖区传销和会销情况,建立台账,发现线索及时移交至街道牵头业务科室(平安办),核实后立即通知监管执法队伍开展联合调查处置。

(三)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开设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广大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防骗意识,积极引导消费者理性合理消费。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违法经营单位公开曝光。同时,利用12315投诉平台,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线索,树立全民参与意识,形成社会舆论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此复函已经陈洁局长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答复情况回执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人大》网站:依程序登录议案建议模块,填写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赵丽娟

联系电话:63515993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42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