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渝北区>部门动态

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流动诊所”助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发展

日期: 2025-07-18

“从选址到取证只用了20天,多亏了市场监管局‘流动诊所’的专家老师们”。近日,渝北区新湾酒业负责人手持新鲜出炉的《食品小作坊登记证》感慨道。这背后,是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的流动服务机制,通过“一作坊一策略”精准帮扶,让食品小作坊走上规范化发展快车道。

“问题清单”变“整改指南”

新湾酒业在备案初期曾面临困境:生产区与生活区未完全隔离、发酵车间防尘设施不足。执法人员走访发现后,立即开出“诊断书”——对照《白酒小作坊风险防控指南》,逐项标注整改要点,并协调专家现场测绘,帮助其调整功能分区,加装不锈钢防鼠板等设施。“他们连原料库离地离墙的间距都画了示意图,我们照着改一次通过!”企业技术员表示。

政策解读“送课上门”

针对白酒小作坊工艺特殊性,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新湾酒业等企业专题学习《重庆市渝北区白酒小作坊生产加工指导意见》,重点解析“不得使用食用酒精勾兑”“高粱等原料农残必检”等红线要求。“会上播放的非法添加甜蜜素案例视频,让我们深受触动,现在每批采购的麦曲都留存检测报告,车间监控全覆盖。”新湾酒业负责人展示着标准化台账说道。

“证照联办”跑出加速度

通过线上提交材料、监管人员预审指导,新湾酒业同步办理了营业执照和小作坊登记证。所在辖区的监管所还联合区局食品相关科室上门核验,指导完善标签标识,避免因标注“特供”“疗效”等违规用语影响销售。目前渝北已实现小作坊办证“最多跑一次”,平均审批时限压缩60%。

动态档案守护“舌尖安全”

如今,新湾酒业的信息已录入“一坊一档”监管系统,根据其生产规模、风险等级,将接受差异化抽查。渝北区食品生产科负责人介绍,辖区89家小作坊均纳入分级管理,今年已检查白酒小作坊123家次,取缔无证作坊2家,“既要让传统工艺活下来,更要让食品安全管得住”。

据悉,渝北推行的流动诊所模式已助力9家小作坊成功获证,推动形成“规范发展-品质提升-产业升级”良性循环,为传统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