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渝北区>政务公开>公示公告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91037M/2025-0010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结果查询、公示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20 [ 发布日期 ] 2025-03-20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91037M/2025-0010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结果查询、公示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5-03-20
[ 成文日期 ] 2025-03-20

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主线,根据《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渝北区贯彻落实〈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分工表》,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第一议题”,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处理网络舆情562件。深入落实“885”工作机制,处置清单问题118个。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47件。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回稳向好。

一是推动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合12个区级部门出台《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的通知》,上线“个体工商户服务直通车”,提供跨部门、跨领域“一站式”服务,支持“个转企”217户。全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超1.9万户,总数超12万户,同比增长5.7%。二是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继续执行质量品牌奖励办法,兑付2023年质量品牌资助奖励100万。深入推进质量品牌打造,帮助2家企业成功申报第八届市长质量管理奖提名奖。三是推进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率先在全市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信用合规建设指南书“三书同达”,办理行政处罚信用修复9户。建立“一网申请、两处修复”模式,与发改委、“信用中国(重庆)”平台协同联动信用修复13户。

(三)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

严格落实简政放权相关举措,制订区级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127项,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之外无许可。制订《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指导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药品及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消费维权、网络舆情以及其他市场监管业务工作方面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无重大应急突发事件发生。

优化政务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推进“一网通办”。依托“渝快办”办事平台,实现办理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二是推进标准化管理。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流程再造、材料精简“同频共振”,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做到事事有标准可依、人人按标准履职。三是推进多元化放心办。不断优化主体登记办理流程,推行一次办、当场办、就近办、网上办等措施,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程度。推行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简易注销、印章免费刻制等服务举措,落实无纸化电子化登记,登记注册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落实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

一是推进执法事项“大综合一体化”学习领会贯彻《重庆市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新增划转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的通知要求,做好行政执法事项的划转工作。划入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的执法事项共计243项,包括:校外培训机构管理84项、商务159项。二是推进执法监管“大综合一体化”。在明晰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职责边界基础上,完善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同机制。推动“管执分离”向“管执协同”迭代,让监管更到位、执法更规范。划出执法权后,行业主管部门依然要依法依规履行监管职责。行业监管与行政执法应当要做到关联衔接、一体协同、形成闭环。

(五)全力规范市场秩序,构建严格规范的执法环境

加大广告行业监管执法力度,查处的某房地产公司广告违法案入选川渝两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典型案例。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加强无证无照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清廉市场建设。今年新增经营主体29476户,全区经营主体达202517户,同比增长4.8%,新增量全市第一,总量全市第二。一是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严格执行市局下发的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情形事项清和川渝两地免罚清单二是严格执行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规范办案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公平公正执法三是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交叉互评、督查考核等工作,公平竞争审查率达到97%拓展“信用+”市场化应用场景。四是开展法治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区市场监管局通过集中业务培训、案卷评查、知识竞赛、法治理论考试等多渠道开展法治教育,全面提升全局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

(六)依法高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情况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执法监管效能。联合区公检法司四大部门签订“五方协作机制”,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实质化解行政争议。该机制共建立了完善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拓展多元化纠纷解决、优化联合普法宣传等九大工作协同机制,形成了依法履职、渠道畅通、相互监督、机制健全的监管执法和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新格局,实现了各成员单位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有效提高了市场监管的效能和水平。二是牵头成立全市首个市场监管领域异常投诉举报处置中心,提升执法质量。该项工作获区委、区政府两位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该项创新工作的信息,被《市场监督管理》杂志采用。处置中心成立以来,处理挂号信772件,其余渠道投诉举报上千件,经处置中心回复的件,暂无被纠错情况。三是依托12315平台,化解消费争议。2024年,渝北区市场监管局依托12315投诉举报平台依法开展行政调解8955件,已办结8360件,调解成功4243件,调解成功率为50.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945.77万元。

(七)严格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让权力科学有效地运行

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文书、录音录像等方式对执法活动进行记录,确保所有执法行为都有迹可循。同时,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由法制机构对其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防止不当执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发挥专门监督机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区局内部纪检监察机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纪检监察机构每年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和重要人员开展谈心谈话,开展廉政风险警示教育。三是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多渠道向社会公开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行政权力的运行情况,包括执法依据、执法人员、行政处罚信息等信息的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通过电话、网络、信箱等方式对市场监管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行政权力滥用渎职问题进行举报。

二、2024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全局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每年听取法治工作报告,圆满完成全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建立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清单并对外公示,行政执法更公平、公正、公开。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三品一特”安全工作,亲自部署、督办相关工作,各项工作获得肯定。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完成督导51175家次,相关工作受到总局领导肯定。推进“渝溯源”和“校园阳光供应链”建设,以区政府名义出台加强家庭集体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建立家庭集体宴席监管新机制。2023年度市对区考核中我局牵头的“质量提升和食品安全工作”全市排名第一。加强药品药械安全监管。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和过期药械专项整治,创新开展医疗器械+消费维权进乡村活动,被市药监局通报表扬。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两个责任”经营主体分类信息张贴公示制度,开展电动自行车等22个专项整治。开展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528批次,承接市局揭榜挂帅重点产品质量试点,全市率先开展灭火器快检10批次,立案处理2批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稳妥处置一起小区多部电梯故障频繁和一起锅炉私自改变燃烧介质的重大安全隐患,督促处理特种设备“飘黄”数据938条,实现了全区特种设备实现“零飘红”。投入42万元对805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128台简易升降设备、600台10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行政复议数量大,具体行政行为仍存在被纠错情形。2024年,全局行政复议248件,因投诉举报引发的行政复议达93.15%,因程序不规范、证据不充分等问题被撤销的情形仍有发生。

二是执法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事多人少矛盾突出市场监督管理局改革成立以来,通过全面的培训,行政执法队伍的法治意识和执法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全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还有一定的差距。监管任务众多、专业知识欠缺、人员的知识结构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监管形势,尤其是在药品、特种设备监管等方面的专业执法人员严重不足。

三是各类市场主体学法知法不足,法治宣传力度不够渝北区监管区域广,市场主体多,业态复杂,尤其食品药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小、散、低现象普遍存在,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薄弱,亟待监管部门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宣传引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改革、解决监管执法中遇到的问题。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持续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市委部署和区委要求上来,对 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 亲自研究法治工作,推动法治工作落实落细。强化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本单位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强化业务学习,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业务培训机制,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能力和职业素养,完善执法后备力量培育长效机制。增加法制人员数量,提高法制人员法律素养。尤其是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新划入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的执法事项,加强学习和培训,确保执法改革顺利推进。  

(三)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二是贯彻落实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三是严格落实案件审核和法制审核,切实提升执法案卷的质量四是依托区局异常投诉举报处置中心,持续提高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能力水

(四)加大普法宣传,引导市场主体知法守法。一是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如采取百姓喜闻乐见的小视频形式开展普法宣传,让市场主体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二是在日常监管和执法过程中普法。将普法融入到日常监管和执法过程中,对不同市场主体有针对性的进行普法,指导和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