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07648R/2025-0022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行政监管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7-28 | [ 发布日期 ] | 2025-07-28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07648R/2025-0022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行政监管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发布日期 ] | 2025-07-28 |
[ 成文日期 ] | 2025-07-28 |
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防范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问题的消费提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关注、重视养生保健,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手段推销药品、保健品,导致不少老年人财产受损,甚至延误疾病治疗,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增强防范意识,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及家属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一、认清虚假宣传套路,理性消费
1.警惕“药到病除”。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宣传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包治百病,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字眼,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2.防范“温情营销”。对上门推销、电话关怀、赠送礼品等“情感攻势”保持警惕,避免因情感依赖而盲目购买来源不明、价格高昂的药品、保健品。不参与来源不明的“健康旅游”等活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被诱导消费。
3.小心“免费陷阱”。一些不法商家通过“送鸡蛋”、“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有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老年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4.谨防“话术诱导”。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小额红包”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加入私域直播间,私域直播间常通过封闭场景、情感诱导(如“亲情牌”“专家人设”)、限时优惠等手段,人为制造焦虑,甚至谎称相关产品可“根治慢性病”“替代药物”“延年益寿”等。
5.提防“专家义诊”。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诱骗老年人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6.当心“权威证明”。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假借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推荐,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二、掌握防范要点,科学选购
1.查资质,辨真伪。药品认准“国药准字”、医疗器械看清“注册号”或“备案号”,药品和医疗器械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询,拒绝购买无批准文号产品。
2.明用途,不混淆。药品用于预防、治疗疾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保健品仅有调节机体功能作用,不能替代药品,不得宣称疗效。
3.选渠道,保安全。通过正规医院、药店或官方认证电商平台购买,拒绝流动摊贩、会销场所及不明来源网购链接。
4.留证据,助维权。购买时索取并保存发票、收据、产品包装、说明书及宣传资料,作为维权凭证。
三、投诉举报途径
如发现购买的药品、保健品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拨打电话:12345、12315。
2.登录平台:全国12315平台(www.12315.cn)或者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等应用程序直接搜索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守护老年人健康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