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06602U/2021-00117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1-06-30 | [ 发布日期 ] | 2021-06-30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06602U/2021-00117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发布日期 ] | 2021-06-30 |
[ 成文日期 ] | 2021-06-30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2号建议的复函
齐天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保健品贩卖的建议》(第82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函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支持。从您提案中看出,您对老年人保健产品销售管理工作非常关注,您不仅有一颗关注老年人的爱心,更体现一份对社会的责任,您的提案是对我们执法工作的鞭策, 必将对整治“保健”市场经营秩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时落实。现向您报告我局在加强“保健”市场监管中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保健”市场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一些保健品企业受利益驱使,利用老年人渴求健康长寿和摆脱病痛的心理,采用各种营销手段,形成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模式,如打着“专家”的幌子邀请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等,虚假宣传保健品功效,免费赠送礼品,嘘寒问暖,现金返还,甚至组织免费旅游、免费体验等,吸引老年人参与并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忽悠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让老年人上当受骗。这些市场乱象的确给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财产造成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破坏社会和谐稳定。“保健”市场存在的乱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老年人“贪图小利”的心理,小恩小惠的诱惑让老年人上当受骗;二是一些老年人对推销人员较为信任,对执法人员的劝阻不支持、不配合;三是行政处罚难,对“保健”市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比如对某些行为的定性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经营者正是钻了法律的“空子”,而敢于为蝇头小利铤而走险;四是不少老年人缺乏保健知识,这些老年人片面认为保健食品无毒无害,药品却有“三分毒”,为一些经营者制造推销骗局提供了机会。
二、整治“保健”市场所做的工作
(一)加强日常监管,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要求保健食品经营者设置专区(柜)经营保健食品,并在经营场所设置“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提示牌;督促企业加强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建立进销货记录,查验产品合格证明材料和有关资质;把好市场准入,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对申请许可的企业进行现场审查,高度关注经营场所从事会销的可能性(如明示暗示治疗作用的虚假宣传资料、挂图、画册、证书和用于讲座的设施设备),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一律不予通过。
(二)深化科普宣传,促进社会共治。
1. 依托“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等大型活动平台,印发安全宣传资料,受理投诉举报,提供咨询服务,现场引导消费者如何正确识别药品、食品、保健品的区别,引导消费者识别真假宣传行为防止消费者上当受骗;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宣传保健食品安全知识;每年组织城区协管员开展保健食品市场管理培训,督促协管员加强违法劝导和安全知识宣传。
2. 以“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明白理性放心消费”为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保健食品科普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校园、进商超“五进”宣传活动。通过采取播放公益广告、短视频,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保健食品骗局揭秘》、《保健食品消费警示》,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现场咨询、实物真假辨别活动以及曝光违法违规行为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入普及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防骗指南和注意事项,介绍消费维权渠道,展示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宣传活动进展和取得的成效。共滚动播放《保健食品防骗指南》538次。在LED屏持续播放宣传标语1000余条次,组织进学校33场次、商超54场次、社区46场次、进乡村89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48690份。通过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消费者的识假辨假能力,增强了防骗、科学认知、理性消费保健食品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3. 联合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商务委、公安局、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保健食品经营者全面检查排查,推进保健食品违法广告、违法网络营销、欺诈和虚假宣传、传销和违规直销等专项清理整治,发现未按要求标识保健食品专区或部分保健食品未放置在专区销售等问题41个,已整改。清理经营范围与实际不符合的保健食品经营者2家。立案查处保健食品未明码标价、未履行好进货查验、超范围经营等案件8件。
(三)加强维权建设,畅通网络渠道。畅通12315受理渠道,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维权网络建设,进一步拓宽消费维权渠道,为城乡消费者就近提供维权服务。加强政务值班,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凡是以“会销”方式销售从事经营活动的,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各类消费纠纷和违法行为。
(四)加大信用监管,实施联合惩戒。
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联合征信系统等相关监管平台上及时、准确地公布违法行为信息。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将从事保健食品经营者列为日常监管重点对象,重点对产品合法性、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虚假宣传等行为检查。对屡次出现违法经营行为的经营主体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使其一次失信、处处受限,促进各经营者诚信经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力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抓好典型案例宣传,引导消费维权理念,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年人认清虚假宣传、欺诈诱骗的实质,谨防上当受害。
(二)着力在案件查处上下功夫。为提高案件查办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我们将以市场摸排为基础,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经常聚众推销保健品行为场所进行重点时段的巡查、监管。充分发挥好投诉举报和社会监督作用,不断拓宽案源。重点打击虚假宣传、违法会销、违法直销和虚假保健讲座、义诊、免费体验等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处罚,并做好行刑衔接,形成有力震慑。
(三)着力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加大对“保健”市场整治力度,完善联动机制,强化执法人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加强对市场监管所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监管队伍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
(四)着力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以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为契机,统筹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参与“保健”市场乱象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机制,从源头上规范“保健”市场经营秩序,倒逼经营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畅通12315平台,鼓励和支持消费者投诉举报“保健”市场违法行为,真正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大格局。
最后,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十分感谢您对保健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更多关注和支持。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