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沙坪坝区>部门动态

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控

日期: 2023-01-05

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切实提升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质量水平,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生产企业,大力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提升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持续推进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一、实施分级分类风险防控,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一是“全面自查+专项整改”,突出自查差异化。对辖区82家食品生产企业,要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严把原料入库、生产过程关键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成品出厂检验等环节,全面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自查,定期提交自查报告,促使企业对相关要求“心中有数”,做到知差距、明问题、会整改;对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监督抽检不合格等情况的企业,及时上调风险等级,重点督促专项自查整改,并请专家进行针对性检查,切实排查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截至目前,辖区在产食品生产企业已全部完成自查并整改,自查和报告率均达到100%。二是“集体培训+重点约谈”,突出约谈针对性。每年定期召开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知识培训会,对重点品种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督促企业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防范化解水平;对多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的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重点警示约谈,督促其整改落实到位,并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全年共开展集体约谈1次,约谈重点企业5家。三是“风险分级+监管分级”,突出监管有效性。制定下发年度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计划,根据产品固有风险等级、抽检结果、日常检查得分、行政处罚等情况对辖区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小作坊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利用智慧监管系统APP按照风险分级开展检查,督促问题真查真改,补足生产环节安全漏洞,全年检查食品生产单位458家次,立案查处食品生产者违法案件23件,处置抽检不合格食品30批次,上报并化解较大风险2条,吊销较大风险食品生产企业1家,并将其法人列入食品安全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注销较大风险食品生产企业1家,以严管重处督促主体责任落实。

二、完善上游下游追溯建设,持续推动质量提升。一是在生产端建立追溯体系。在全市率先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下好追溯体系宣传培训“先手棋”,积极推动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企业档案,保证食品生产全过程可追溯,营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想干、必干、会干”的氛围。二是在流通端实现电子化追溯。以大米、酒类、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生产企业为重点,筛选基础条件好的企业作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单位,积极开展对接指导,成功指导重庆粮食集团人和臻源米业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厂引入溯源采集系统,并与重庆市“渝溯源”系统完成对接,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一品一码”二维码身份监管,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即可了解大米原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检验报告、流通环节等相关信息,确保食品信息可查询、来源可追溯、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在流通环节实现“扫码溯源”。三是在消费端强化信任建设。积极传播食品溯源理念,大力推广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成果,提高追溯产品知名度,鼓励消费者采购追溯产品。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公开承诺,制作承诺宣传片在商超等公共场合播放,以公开透明的生产过程提高群众对食品的信任,倒逼企业诚信生产、诚信经营,推动形成透明、安全、互信的食品消费环境。

三、创新共建共享检验资源,持续拓宽发展格局。一是主动服务,推进筹建工作。辖区食品生产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检验室成本高、缺乏专业人才等共性难题,为更好落实食品生产企业出厂检验制度,支持企业发展,区局主动作为、创新服务,组织召开全区食品生产小微企业共享实验室筹建联席会,系统阐述食品生产小微企业共享实验室建设标准和流程,协调多方促成合作,稳步推进“共享实验室”建设。二是资源整合,实现服务共享。按照“共建共享共用”原则,引导符合条件的磁器口陈麻花等7家企业积极申请,立项建设歌乐山片区共享检验室,邀请专家到场指导实验室布局,完善管理运行制度,促进规范运营,有效降低企业自检成本,让出厂检验制度真正落实到地,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加强监管,确保正常运营。将参与试点的企业及共享检验室列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每年对试点实验室运行状况、检验能力、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严格按照出厂检验制度的相关要求开展检查,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试点实验室持续保持服务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