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179345/2025-00121 | [ 发文字号 ] | 荣市监函〔2025〕152号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7-01 | [ 发布日期 ] | 2025-07-01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179345/2025-00121 |
[ 发文字号 ] | 荣市监函〔2025〕152号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发布日期 ] | 2025-07-01 |
[ 成文日期 ] | 2025-07-01 |
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21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217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函
张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督的建议》收悉。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对市场监管部门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高度赞同。为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职责,压紧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切实筑牢预制菜食品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预制菜概述及我区概况
预制菜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原来指以农、禽、畜、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过如切分、搅拌、腌制、烹饪等方式进行预加工,用速冻或者真空技术进行保存而形成的菜品。我国现行食品生产许可目录并没有预制菜,而是分散在7大类17小类之中。2015年以后,随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建设,预制菜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当年预制菜行业注册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次,2020年新冠疫情催生了预制菜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短短1年时间,就从1.2万家跨越式增长到了7万家。
随着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在2024年3月18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和规范了预制菜的概念,其中重要的四点“1. 不添加防腐剂;2.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3. 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4.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同时加紧对预制菜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强调了严格监管的措施。
荣昌是国家现代畜牧业核心示范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预制菜原料资源丰厚。全区现有食品生产企业253家,初步形成了畜禽肉制品加工、休闲食品加工、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3大特色产业链,构建了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的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具备高质量、规模化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良好条件。目前我区符合预制菜标准的企业48家,以畜禽肉初加工居多,产品为速冻调理肉串和方便菜肴。
二、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严格生产环节监管。一是严格预制菜生产许可管理。由于目前生产许可暂无预制菜分类,我局根据预制菜的分类对速冻调制食品、方便菜肴类食品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生产许可关口,今年为3家预制菜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二是实施风险分级管理。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对48家预制菜企业评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其中A级企业22家、B级26家,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三是强化过程控制。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对生产企业原辅料采购、生产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制度、贮存运输、食品添加剂使用、标签标识等关键环节加强检查,确保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安全可靠。今年以来已开展监督检查58家次,发现问题93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整改完成率100%。四是推进智慧监管。推动48家企业入驻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为36家企业安装AI视频监控72处、物联感知设备36部,实现温湿度实时监控。推动企业入驻“渝溯源”和“猪肉安全监管一件事”平台,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全过程信息可追溯。五是加强检验检测。在盘龙、荣隆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集中区域,引导企业共建“双昌”食品安全共享检验室。2025年1-5月,共享检验室共计检验原料、半成品和成品617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17批次,有效杜绝不合格原料投入生产和产品流入市场,提高企业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和水平,保证共建企业产品100%检验合格后出厂。
(二)严格经营环节监管。加大对副食店、超市、餐饮店等终端销售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看经营者是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超市等经营场所是否按照标签注明的储存条件贮存食品,是否达到冷藏或冷冻需要的温度,是否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餐饮店二次加热时中心温度是否达标,使用预制菜需在菜单中明确标注等内容。
(三)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预制菜生产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配齐配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96人,建立并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食品安全风险动态监测与闭环管理。累计自查发现整改问题35个,整改完成率100%。督促企业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全链条风险管控体系。原料采购环节,严格执行供应商资质审查制度,建立原料溯源台账,确保食材来源可查、质量可控;生产过程中,对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把控,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落实 “五专” 管理要求;运输环节,督促企业采取温度记录、实时监控等措施,确保冷链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温度区间,防止因温度异常导致食品变质,全方位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
(四)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一是开展专项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整治,着力解决肉制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等问题,切实规范肉制品生产经营行为。二是组织专项抽检。2025年1月至5月,开展预制菜农产品原料畜禽肉、蔬菜等主要原料农兽药残留抽检566批次,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全面核查处置。三是严查违法行为。与农委、公安部门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联合检查。2024年以来,共查办涉及预制菜食品生产主体案件9件,有力打击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虚假标注等违法行为。
(五)加强标准的研制和宣传培训引导。一是组织《食品安全法》、《预制菜生产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宣贯学习。2025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发布新标准后,立即组织辖区食品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食品安全员参加线上培训。二是组织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参加食品安全员考试,考试合格率为100%。三是支持区内预制菜生产企业重庆紫川食品有限公司和重庆荣昌区猪产业研究院(重庆琪馨食品有限公司)参与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预制菜生产卫生规范》。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普及预制菜选购、储存、食用等方面的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预制菜。
三、下一步工作
区市场监管局将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力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进一步加强预制菜生产经营监管,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此答复函已经蒋平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政协委员履职服务平台进行评价。
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