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7309886/2023-00633 [ 发文字号 ] 綦江市监函〔2023〕68号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綦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3-06-26 [ 发布日期 ] 2023-09-11

重庆市綦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301号提案的复函

吴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建议》(第301号)收悉。经与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位部署推进,压紧压实食安创建责任链条

一是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将食安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食安创建写入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推进落实。将食品安全工作成效纳入衡量镇街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权重占3%。同时,实行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和影响恶劣的舆情事件“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建立区、镇(街)两级食药安委(办),统领辖区食品安全工作,为工作推进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出台《重庆市綦江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綦江区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进一步明晰全区各部门、各街镇工作职责,明确工作重点,推动食品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落细落实“两个责任”。精准划分全区8739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等级,逐一明确包保干部,强化督导检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经营情况实施监督管控。已推动全区79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设立食品安全总监。

(二)夯实基础保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高效运转

一是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2021-2022年总拨付专项经费779.24万元,2023年预计拨付专项经费332.88万元。二是基层装备不断完善。全区21个街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均配备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的食品快速检测室,配备执法车辆28辆,执法装备、应急装备配备全部到位。三是监管队伍不断优化。持续深化基层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合理设置食品安全监管岗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业化比例达到71.15%。充实村(社区)协管员队伍,全区381个村(社区)均配备兼职食品药品协管员。建立农产品“区、镇、村”三级监管网格,配备107名镇级监管员和372名村级协管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四是检测能力不断提高。挂牌成立重庆市西部营养科学研究綦江检测中心,填补我区食品检验检测服务空白。加强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拓展食源性疾病检测能力至51项。加强食品监督抽检,2021年至2022年共完成食品安全抽检9082批次,监督抽检计划完成率、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完成率均达100%。五是应急体系不断健全。组织修订《綦江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承办2023年重庆市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应急演练,2021年与自贡市联合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提升跨区域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六是风险监测有序开展。印发《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机制》《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制度》等文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和形势会商机制。成立綦江区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交流研判食品安全风险。建立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体系,实现食源性疾病病例检测由区级医院-街道-中心镇医疗机构-全区各街镇医疗机构全覆盖,2021年至2022年累计报送食源性病例627例。与自贡市、遵义市加强食品安全风险形势研判和交流,强化三省(市)三地区域风险防控合作。七是科技支撑成果初显。2020年区储备粮企业规范实验室建设通过市级评价验收,评价等次为优秀。加强食品安全相关创新主体引培,认定市级食品安全类企业技术中心5家,食品安全类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深度利用“渝溯源”平台,全区224个冷藏冷冻库均建档备案。2021年以来,累计排查入綦进口冷链食品1300余吨,严格“从国门到家门”全过程监管,同步开展追溯演练,实现快速精准追溯。

(三)严格过程控制,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源头治理成效突出。因地制宜对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实施管控,落实退耕还林还草、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引导农户发展景观林、花卉苗木等产业。水稻、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4.93%,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1.67%。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2021年以来,实现化肥减量148.32吨、农药减量456千克,超额完成市级减量任务。3家屠宰企业生猪定点屠宰规范有序,无害化处理机制健全。二是粮食质量保障到位。印发《关于建立綦江区超标粮食风险管控机制的通知》,健全超标粮食风险监测机制,库存粮食质量监测覆盖比例达到100%,2021年至今,未发现政策性粮食储备企业存在超标粮食情况。三是经营监管扎实有效。纵深推进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对全区8811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单位进行风险隐患排查,覆盖率达100%,整改完成率达100%;持续加强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防控力度,加大抽检力度及检查频次;严格实施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校园食品安全春秋两季开学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多部门联合开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长江流域禁捕、反食品浪费等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四是违法行为精准打击。落实行刑衔接工作机制,深化“三安”联动,有力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突出重点开展案件查办;2021年以来,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563件,涉及农药残留超标、食品超保质期等多类型。查处生态赔偿案件1件。五是集中整治效果显著。开展网络餐饮、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农兽药残留超标等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2021年以来,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2万余户次,发放责令改正通知800余份,下达执法意见书3600余份;与餐饮单位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3000余份;对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行政约谈6次;取缔白酒加工小作坊106家;对全区195户农村家宴“一条龙”服务单位进行集中约谈、强化培训、备案管理和现场监管,让“坝坝宴”成为“放心宴”。

(四)突出全民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氛围浓厚

一是营造全域创建氛围。以商超、农贸市场、人行天桥、城市广场、政务服务大厅为重点区域,以大型LED屏幕、滚动字幕、建筑围挡、电梯轿厢为重要载体,精准投放食安城市宣传视频、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横幅标语等宣传元素,营造群众随处可见的全域宣传态势。二是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定《綦江区普法责任清单》,向市民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3·15”等主题活动,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三是强化投诉举报处置。充分发挥12315等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平台作用,建立“吹哨人”制度,落实有奖举报,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食品违法行为。2021年以来,我区全国12315平台共处理食品类投诉举报1563件,平均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高,社会共治氛围向好。

二、创建工作中的特色亮点

(一)智慧赋能,综合治理提质效

一是全程溯源确保食品品质。结合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依托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对全区126家重点农业企业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全程追溯管理,同时,对62种绿色食品,15种重庆市名牌农产品做到全覆盖追溯,保证农产品品质。开发应用“綦优鲜食安云平台”,对全区145个学校食堂食品原辅材料全程溯源,有力守护全区师生食品安全。二是阳光餐饮推进“安全可见”。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识别”,全区所有学校食堂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阳光餐饮”信息平台建设,累计建设336家视频厨房,安装网络厨房200余家,“重庆阳光餐饮”APP入驻2969家,利用“高清直播”技术,2021年至今抓拍、整治食品安全违规问题近3万条。三是“以智促治”落实“两个责任”。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开发“1251”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压实民政服务机构主体责任,让“一老”食品更舒心;指导重庆市渝派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全区率先制定合规“吹哨人”管理制度,依托“安管微士”APP,在线排查公司合规管理范围内违法违纪行为,让“綦产”食品更安心。

(二)试点先行,信用监管显成色

一是建立我市首个市区联动区县信用平台。构建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门户和基于互联网的“信用綦江”网站,分级分类向政务用户和市民提供信用政策动态、信用宣传、可视化展示、信息查询、信用报告等实用功能。每日汇聚信用评价、企业风险等6类信息,目前,已实现1.4万余条食品相关信用信息入库,有效提升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画像和信用评价的精准度。二是探索建立食品生产风险分级指标体系。综合考虑食品生产静态、动态风险因素,建立2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形成一套适合綦江区的食品生产风险分级指标体系,目前,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专业模型正在建立过程中。三是实施差异化监管。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制度,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100%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信用档案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示。通过调整指标体系,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通用模型基础上建立专业模型,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类别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

(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上台阶

一是推动品牌标准建设。取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个,地理标志产品团体标准14个和绿色食品种植团体标准2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3个、农业部畜牧养殖示范场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制订重庆市地方标准3项;5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ISO22000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辖内企业取得5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51张绿色食品认证证书。二是强化科技政策支撑。将食品安全纳入《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立项食品安全类科技计划项目17项,登记食品安全类科学技术成果21项。认定市级食品安全类企业技术中心5家,食品安全类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支持建设麻辣食品工业(綦江)数字化研究院、重庆市西部营养科学研究院等食品类研发平台;与高校合作,培育科普基地,建有农业类科普基地5家、区级专家大院2家、区级星创天地1家、科技型农业企业192家、高新技术农业企业2家。三是发挥品牌集聚效应。成立全市唯一的市级食品园区,围绕火锅全产业链、预制菜和特殊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加速蝶变,目前园区内已有“金角”“老四川”牛肉干、“千百度”豆干、“饭遭殃”等40家品牌企业入驻,已建成投产企业22家。通过精准招商,引进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屠宰及10万吨食品加工项目落地建设。2022年实现工业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11.7%。

三、省级初评情况

5月15日至5月19日,市食药安办牵头组成评审组,依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21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评审操作指南(2021版)》,对我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进行了省级初评。评审组按照《评价细则》中基础工作、能力建设、生产经营状况三大项内容,根据《操作指南》工作要求对我区域的创建工作情况逐一评分。资料审查中,评审组共查阅创建材料994份;现场检查共抽查点位153个,其中明查5街10镇,覆盖18类业态102个点位;暗访2街2镇,覆盖8类业态51个点位。领导访谈工作由市食药安办、市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和评估专家组成访谈组,对区级党政负责同志及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进行了集中访谈和深度延伸访谈。

根据评审组反馈,我区无否决项 ,食品安全状况指标未扣分;在“领导访谈”“基础工作”“能力建设”“生产经营状况”“食品安全状况”五个项目上平均得分率为83.47%,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评审操作指南(2021版)》,食品安全工作整体上较常规工作有明显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一是区政府主要领导访谈效果极好,罗成区长访谈准备充分,紧扣主题、认识到位、全程脱稿,详细而深刻的向访谈组汇报了我区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和食安城市创建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会后,领导访谈专项组建议整理罗成区长的领导访谈文稿,作为全市模版,供其他区县参考学习;二是我区软件资料整体框架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尤其是101页的《创建资料清单目录》得到了资料评审组的肯定,资料评审组建议其他创城区县学习参考我区做法,国家食安办有关领导看到我区《创建资料清单目录》时,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可;另外,“一老一小”2个智慧监管的演示项目准备充分,在全市有示范引领作用。三是针对点位明察暗访,我区事先组织区农业农村委和区市场监管局分8个组跟随检查组进行检查,同时安排各街镇和点位打造相关部门人员在点位等候陪同检查,检查过程中,陪同人员积极记录点位问题,实时通报区创建办,区创建办立即敦促相关单位对发现问题进行立改,并于次日中午将整改报告整理提交给点位评审组,立行立改做法得到了评审组的高度认可。评审期间,8个陪检小组共记录省级初评问题764个,评审期间已整改213个,立行立改率达27.9%。据了解,本次我区省级初评成绩超过我市同批次创建城市云阳,省级初评整体情况良好。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年是创城的迎检之年,我局将继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志在必得的信心,进一步发挥好食安城市创建牵头单位作用,凝聚创建力量,细化创建举措,浓厚创建氛围,确保年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评审。


                                                               重庆市綦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