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厚成势 整体跃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5年进入新阶段
成渝高铁列车驶过重庆中心城区。(资料图片)记者 龙帆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3400米,飞出一项新纪录!
2024年12月26日,随着东方航空公司C919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起飞,中西部第一个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诞生。
1316公里,跨入一个新时代!
仅隔一天,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用,一条条银线跨越崇山峻岭,点亮万家灯火,开启重庆“特高压时代”。
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已进入新阶段,沉寂多年的西部地区正发生沧桑巨变。
地处西南腹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统筹区域发展是“国之大者”。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5年来,川渝初心如磐、使命如昨,瞄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规划目标,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5年来,川渝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在辐射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勇挑大梁,在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上实干争先,在服务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上主动作为,在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上开拓新局,以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
5年来,川渝同题共答、同频共振,两省市GDP连续跨越3个万亿级关口、迈上9万亿级台阶,全国占比由7.09%提高至7.16%;双城经济圈GDP总量达8.6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超30%。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进入积厚成势、整体跃升新阶段。
“一体化”规划落地见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是川渝两省市必须担负好的政治责任。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调研时强调,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5年来,川渝坚持“一盘棋”思想、“一体化”发展,“紧密合作”在一幕幕场景中变得具象化。
重庆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四川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持续深化双核联动联建,推动成渝中部地区相向发展,加强毗邻地区合作。
地处川渝合作前沿的广安,正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正拔节向上,打造以配套重庆汽车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川渝毗邻地区“跨界”共赢成为大势所趋,四川隆昌和重庆荣昌共建的“双昌产业园”平地而起……
5年来,川渝双向奔赴、携手前行,“紧密合作”在一串串数字中照进现实。
共同建立一套机制。川渝召开10次党政联席会议、10次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26次联合办公室主任调度会议,精细化设置22个联合专项工作组,累计选派5批、501人次优秀干部交流挂职。
共同编制一批方案。两地出台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6个规划(方案),共同编制13个规划(方案)。
共同推进一批改革。双方推出四批次355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创新实施跨省联合河长制等一批首创性政策。
共同实施一批项目。两省市年度滚动共建重点项目从2020年的31个增至2024年的300个,项目总投资从5836亿元增至3.55万亿元。
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川渝共建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两地六方共建的重庆港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二期即将投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乡村画卷更加美丽。
重要经济中心蓄势而起
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来谋划,如何才能提升引领西部发展的能力和贡献度,更好承载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厚望?
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
5年来,川渝整合成渝地区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着力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一辆‘重庆造’汽车,离不开四川的配套产品。”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安汽车主流车型已搭载四川50家供应商的零部件,携手川渝683家合作伙伴稳步向前。
比如,作为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主阵地,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共同建立汽车制造等八大产业旗舰联盟,聚集头部企业90余家、会员企业1000余家。
得益于同向发力、双向赋能,2023年川渝汽车产值达7500亿元,整车产量达329.5万辆、国内占比为10.9%,产能位居全国第一。
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只是双城经济圈整体实力跃升的一个缩影。
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川渝携手壮大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已服务西部10省(区、市);西部金融中心成型起势,挂牌成立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成渝金融法院受理案件超2.4万件;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风生水起,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1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5个。
5年来,川渝基础设施网络不断织密,交通留白正加快补齐。
川渝合力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四极之一,川渝间在建和已建成高速公路通道达21个、远景规划至39个,成渝双核间在建和已建成3条高铁通道、4条高速通道;成渝中线、成达万等高铁提速建设,渝昆高铁川渝段建成通车,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重庆新机场选址获批,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投用、T3B航站楼建成在即,成都天府机场和双流机场“两场一体”运营,世界级机场群加快推进。
以现代化产业布局、交通枢纽建设为牵引,当前,双城经济圈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加速构建“一体两核多点”区域发展新格局。重庆、成都签订实施“1+5”合作协议,完成合作项目72项;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川中丘陵地区四市产业发展、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加快实施,双核联动、双圈互动、两翼协同的新格局正从“一纸规划”变成现实图景。
科技创新中心全面起势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实现内生动力的根本变化,必须靠创新,否则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政策室主任李晓琳说。
科技创新作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5年来,双城经济圈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加速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持续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4年12月20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会堂正式启用,15家单位集中签约共建会展产业集聚区。
企业、科研机构纷至沓来,很大程度上是看好西部(重庆)科学城在西部地区的科创引领力。
前不久,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发布马铃薯病毒病快速检测试剂盒等8项科技成果,金凤实验室发布跨尺度多模态疾病成像技术突破等6项重点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蓄势而起,如同川渝科技创新竞争力更上层楼的序曲。
在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记录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改变人类对银河系的认知;在重庆高新区,“超瞬态实验装置预研项目”将建成高通量的低能同步辐射光源,产生通量水平国际先进的紫外光,支撑集成电路产业迭代升级……
川渝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携手培育创新生态,努力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先进位。
从创新空间格局来看,川渝正携手优化布局。科技部已批准川渝新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22个,支持实施国家各类研发项目4066项、经费46亿元,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26个,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启动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共建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9个,提速建设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
从科技策源地功能来看,川渝硕果频出。截至目前,川渝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57个、资金超过1亿元,形成超级智能汽车平台等一批创新成果;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余台(套)、总价值超过131亿元,中新(重庆)超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等创新数据和算力相互开放;成功争取电磁驱动聚变装置等3个“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获批设立,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等开工建设。
从科创市场主体培育来看,川渝潜力无穷。川渝科技型企业已超过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技术合同登记2024年成交额突破2800亿元,有效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崛起
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会处,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
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规划之初,打通中国西部内陆与国际市场连接通道的指向就非常明确,是中国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断强化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4年11月15日上午,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万列。
日夜不息,驰骋万里。自2011年3月,中国第一列中欧班列从重庆始发,这列跨越欧亚大陆的“钢铁骆驼”已成便捷高效、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的生动实践。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川渝正着力打造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对外通道活力不断释放。
中欧班列(成渝)品牌运营线路51条、覆盖欧亚116个节点城市,开行3.6万列,开行量等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中泰、中越、中缅班列,线路辐射全球126个国家(地区)548个港口;协同编制《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创新开行“沪渝直达快线”,共同推动长江水道进出口通关便利化,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功能不断提升。
以大通道为牵引,川渝两地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国际门户枢纽,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
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硕果累累,发布10个创新案例,“关银一KEY通”川渝通办集成化改革在全国推广;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9年以来,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金额257.5亿美元,实现跨境融资金额212.8亿美元;重庆高新区、眉山市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两省市12个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推出商事登记“渝港通”平台,在内陆城市中率先实现商事登记领域与香港信息贯通。
改革作为破除高质量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5年来,川渝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改革创新集成效能,塑造未来竞争优势。
5年来,川渝合力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依法赋予川渝高竹新区省市县行政管理权限,建立全国首个跨省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深入推进重庆、成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落地全国首个跨区域外债便利化试点,两地企业登记金额超244亿美元;构建一流营商环境,重庆、成都营商环境便利度均居西部城市前列,川渝外商直接投资到位资金约占西部地区50%;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加速完善“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知识产权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等,川渝市场一体化17条经验获国家宣传推广。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触手可及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覆盖川渝16个地市,总人口规模近1亿人,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在如此大范围的土地上实现生活品质升级,并非易事。
5年来,川渝将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持续强化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024年12月3日,成都东站迎来成都局集团公司该年第4亿名旅客何平。“我定居成都,因工作去年往返成渝间77次。”何平回忆,前几年,乘坐动车到重庆要2个多小时,如今,最快仅需62分钟,成渝高铁跑出“加速度”。
事实上,成渝高铁的“加速度”,也是川渝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速”的生动写照。
5年来,成渝双核间实现1小时高铁直达、日均客流量达7万人次,22条跨省城际公交有序运行;推动11项“一件事”在川渝跨域办理,电子身份证等40类高频电子证照亮证互认,39个事项“免证办”,32项区域标准化协同试点事项实现同标办理;川渝93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6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实现全程网办,在全国率先实现川渝全域全类别户口迁移“一站式”跨省通办。
环境也是民生。近年来,川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5年来,川渝携手共助青山展新颜,签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130项,联合印发“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超1000万亩;共绘长江新画卷,协同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制推进办公室,建立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长江干流川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共建绿色新家园,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无废城市”共建,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建成4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共赴低碳新生活,两江新区、天府新区携手打造气候投融资示范先行区,启动川渝碳中和联合服务平台,碳市场交易近9000万吨。
此外,川渝还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区域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在重庆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农村权益探出新路;在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正探索引进首批“新村民”“新农人”,奏响一曲乡村振兴的凯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在浩荡的时代东风中,川渝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不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向着下一个光辉5年,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