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川区消委会发布养老诈骗消费提示!
为守护老年人消费安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为,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南川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老年人,在消费时谨防诈骗套路,守好自身的养老钱。
常见诈骗套路——
套路1:“免费送鸡蛋”引人上钩
通过在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人聚集的地方,发传单以免费送鸡蛋、送面条等噱头吸引老年人听取讲座,凡持传单前来听讲座的可免费得鸡蛋、面条。利用一些老年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引人上钩。
套路2:假办公益活动,实则行推销之实
对老年人声称“免费足疗、免费按摩、免费艾灸”等方式举办的公益活动,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体验,实则为推销产品做铺垫。
套路3:失实宣传夸大保健品效果
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能治老顽疾”、“神丹妙药”等幌子,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利用老年人担心健康的心理、缺乏辨别的能力,诱骗其购买。
套路4:先放长线赠送,最后收网销售
活动前期通常都是讲养生之类的知识,并会赠送养生茶、养生小工具等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但是通常会在其养生讲座的最后一两天,把其推销的产品一次性推出,来捞取老年人的资金。
套路5:入门先登记,套取个人资料
进门会让老年人先填写基本信息(姓名、住址、疾病等),趁机聊上几句,一方面培养感情,但更主要是为了套话。比如“大妈您来得真早,自己走过来的啊?”“大妈您气质真好,以前是教师还是干部啊?”看似平常的问题是为了达到复查地址、估算购买力等目的。
套路6:“专家”“医生”依次上场忽悠
请“医生”和“专家”给老年人免费体检、看病,讲保健品的成分与效果,引起老年人兴趣。在“专家”和“医生”的双重游说中,一些老年人就会心动,购买产品。销售产品时再给点优惠,如买一个疗程赠一个疗程。利用老年人迷信权威的心理和对健康的迫切追求,推销保健品。
套路7:关怀陷阱,打亲情牌骗取信任
通过摸底,对于被有购买能力,且子女不在身边的确定为重点客户的老人,经常“亲情探访”,以“有缘”为借口,以“干女儿”、“干儿子”的名义买水果看望,陪老年人聊天,甚至帮老年人干家务活,只要老人高兴了,买点保健品不算啥。
套路8:“免费旅游”实则销售产品
组织老年消费者“免费旅斿”,名义是回馈客户,实际上是“洗脑”,进一步渗透保健品的效果。“大招”是参观生产车间,亲眼看到保健品的生产线看到“真材实料”。
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川区消委会温馨提示:
1. 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应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场、药店或专卖店购买,不要轻信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在网上购买保健食品更要注意。
2.购买时除了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外,还要仔细查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妥善保管好注有所购保健食品的名称及批号的购物发票或相关凭证。
3.最好在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购买保健食品,若是自行购买,购买前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说明书,注明产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根据产品的保健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保健食品。
4.请特别注意: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可替代药品使用。
消费者如果发现涉嫌违法经营保健食品的,请积极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委会投诉。投诉举报电话:12315、 71422763、12345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
重庆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重庆市场监管新浪微博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 联系电话:(023)63845789
ICP备案:渝ICP备19000793号-2 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