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南川区>政务公开>公示公告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39761Y/2022-0007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04-01 [ 发布日期 ] 2022-04-01
[ 索引号 ] 11500000MB1539761Y/2022-0007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2-04-01
[ 成文日期 ] 2022-04-01

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自主管理工作指南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24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181号)和《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调整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管理模式的公告》(渝市监公告〔20224)要求为更好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现就试点改革期间企业自主管理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下简称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提出以下指南。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营商环境试点改革期间,自愿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或已建立并保持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获证条件的企业。

二、新建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自主管理

(一)最高计量标准的自主建立

1.最高计量标准的配备。企业应参照《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相关要求,结合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科学合理配备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配套设备、环境设施、人员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2.最高计量标准的评审。企业应通过组织内部评审或聘请计量标准考评员或行业技术专家进行外部评审的方式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进行评审确认。

3.最高计量标准的启用。评审确认后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经企业法人代表或授权审批人审核并批准后,在企业内部开展在用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

(二)最高计量标准的自主管理

1.最高计量标准的溯源。企业应制定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定期溯源计划,保证计量标准器具连续有效溯源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国家计量基准

2.依法开展检定或校准活动。企业应根据最高计量标准的计量特性,依法开展企业内部计量检定或校准工作,并妥善保存计量检定原始记录和计量检定印证。

3.计量检定或校准人员管理。企业应根据计量检定或校准工作需求,不定期组织计量检定或校准人员内部培训考核或参加其他机构的培训考核。培训考核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计量相关法律法规、计量检定或校准技术规范、计量检定或校准操作、计量相关技术档案管理等。当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等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在相关法律法规或技术规范实施前,组织计量检定或校准人员进行宣贯培训,同时更新培训考核档案。

4.技术档案管理。

企业应建立最高计量标准技术档案,并做好日常管理和记录。档案应包括但不限于: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启用审批表》;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记录》;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信息登记表》;

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

原始检定或校准记录及检定或校准证书;

    计量相关管理制度等。

5.最高计量标准的自主监督评审

企业建立最高计量标准后,可结合企业生产和量值传递实际需求,不定期自行组织开展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内部评审工作,填写《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内部评审记录表》。内部评审重点包括: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是否满足计量检定或校准工作需要;主标准器和配套设备是否按期溯源;计量标准技术档案是否完整正确填写;计量检定或校准原始记录填写是否完整、规范;计量检定或校准证书出具是否符合相应计量技术规范要求;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是否现行有效;是否存在超范围开展计量检定或校准工作等。

企业也可聘请计量标准评审专家不定期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自主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审,填写《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内部评审记录表》。

企业对内部评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等应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填写《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内部评审不符合项纠正和整改确认表》,经企业计量标准主管部门签字确认后存入技术档案。

三、已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自主管理

(一)已获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且试点期间证书依然有效的,按照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有关要求继续做好最高计量标准的使用和维护工作,确保最高计量标准符合计量溯源性要求和量值准确可靠。

(二)已获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但试点期间证书失效的,不再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复查考核。如需继续使用最高计量标准,按新建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自主管理要求执行。

四、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变更、封存和撤销

(一)主标准器或配套设备发生变更的,应重新评定不确定度,修订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和《企业最高计量标准信息登记表》,填写《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变更表》,经企业计量标准主管部门负责人签批后使用。

(二)环境条件及设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填写《最高计量标准环境条件及设施发生重大变化自查表》,对于主要计量特性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修订《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经企业计量标准主管部门负责人签批后使用。

(三)计量检定或校准人员发生变化的,应在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履历书中予以更新。

    (四)企业最高计量标准需封存的,应填写《最高计量标准封存申请表》,经企业法人代表或授权审批人审批确认后,封存最高计量标准。封存期间应妥善保管计量标准器具和技术档案,且不得使用已封存最高计量标准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

(五)企业最高计量标准需撤销的,应填写《最高计量标准撤销申请表》,经企业法人代表或授权审批人审批确认后,自行撤销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撤销后的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按工作计量器具应依法自主管理,相关技术档案加盖撤销章并存档3年。

(六)封存后需重新启用或撤销后需重新建立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按照新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自主管理要求执行。

五、相关要求

(一)强化主体责任。企业应参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加强自主管理能力和计量队伍建设,建立和自主管理其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确保各项计量标准量值准确。企业自主管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应当溯源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或计量基准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或计量基准器具无法满足溯源技术要求的,应当通过计量比对的方式保证量值的一致性,或者通过溯源至国际互认的标准测量能力满足济源要求。

(二)接受监督管理。企业应主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自主管理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事中事后监管,如实提供相关数据和真实情况,配合做好监测、评估和总结等工作。

(三)加强信息反馈。企业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要开展自我评估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要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申请予以调整或停止。对实践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工作措施及时总结,努力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

附件: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自主管理记录表格(参考式样)

附件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自主管理记录表格

(参考式样)

1.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审批表

计量标准名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等级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主管部门


使用部门


保存地点


保管使用人


企业计量标准使用部门确认意见

签字(盖章):

日期:

企业计量标准主管部门确认意见

签字(盖章):

日期:

企业法人代表

/授权审批人

确认意见

签字(盖章):

日期:

2.企业最高计量标准信息登记表

计量标准
名    称


建立时间


保存地点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
准确度等级或
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标准器

信息

名  称

型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
准确度等级或
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

末次检
定或校
准日期

检定或校
准机构及
证书号

































主要配套设备信息

















































环境条件

及设施

序  号

项   目

要    求

实际情况

结    论

1

温   度




2

湿   度




3

其他




检定或校准人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从事本

项目年限

学历

能力证明名称

及编号

核准的检定

或校准项目











































开展的检定或校准项目

名     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

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所依据的计量检定规程

或计量技术规范的编号及名称





3.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变更表

计量标准名称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更换登记

更换前

名称

型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出厂编号

检定或校准机构及证书号



















更换后



















更换的情况:

□计量标准更新□计量标准器增加□计量标准器减少

□主要配套计量设备更新□主要配套计量设备增加□主要配套计量设备减少

□其他

更换的原因:

□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变更□原计量标准器或主要配套设备出现问题

□工作量发生变化□其他

更换后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以及开展检定或校准项目的变化情况:

□发生变化□未发生变化

企业计量标准使用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企业计量标准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4.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环境条件及设施发生

重大变化自查表

计量标准名称


变化的基本情况


自查的主要项目

自查情况

1.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2.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3.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溯源

名称

型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出厂编号

检定或校准日期

检定或校准机构及证书号





























自查结论

对计量标准主要计量特性有无重大影响:□有     □无

企业计量标准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5.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封存(撤销)申请表

计量标准名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

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申请类型

□封存□撤销

封存或撤销原因

□技术改造□计量标准器或主要配套设备出现问题

□搬迁□无量传工作□其他

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

申请停用时间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企业计量标准

使用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企业计量标准

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企业审批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6.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内部评审记录表

内部评审单编号:

内部评审时间


内部评审成员


评审标准名称


保存地点


评审记事

序号

评审内容

管理要求

是否符合管理要求

不适用

1

计量标准的配备

检定/校准环境条件是否满足需要




计量标准器、配套设备是否完整齐全




计量检定/校准人员是否经过培训考核




是否建立计量标准文件集




2

计量标准的启用

是否经法人代表或授权审批人审批




3

计量标准的维护

计量标准器、配套设备是否按期溯源




计量标准器、配套设备是否发生变更




环境条件及设施是否发生变更




计量检定/校准人员是否发生变更




发生变更情况是否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是否组织人员培训




技术档案是否齐全完整




技术档案是否及时更新




4

计量标准的封存/撤销

计量标准是否封存/撤销




封存/撤销的计量标准是否办理相关手续




是否妥善保存和管理封存/撤销的计量标准




评审结论:□符合□不符合

不符合项记录:

不符合项纠正或整改建议:

评审人员签字确认:

企业计量标准使用人签字确认:

7.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内部评审不符合项

纠正和整改确认表

内部评审单编号


内部评审时间


计量标准名称


保存地点


不符合项纠正和整改情况

序号

不符合项

纠正或整改情况

整改人





















企业计量标准使用部门签字确认


企业计量标准主管部门签字确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