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6369XY/2025-0022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 | [ 体裁分类 ] | 行政监管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8-11 | [ 发布日期 ] | 2025-08-11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6369XY/2025-0022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 |
[ 体裁分类 ] | 行政监管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发布日期 ] | 2025-08-11 |
[ 成文日期 ] | 2025-08-11 |
重庆市九龙坡区燃气用连接软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5年版)
1 抽查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九龙坡区内燃气用连接软管产品质量的市场监督抽样检验。
2 抽样
1.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2. 以同一厂家(或同一商标)、同规格型号的产品集合作为一个监督抽样总体。
3.每组抽样人员2-4人。由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监管局)与检验单位工作人员组成。
3 抽样数量
每批次产品抽取样品10米/根,其中5米/根作为检验样品,5米/根作为备用样品。
4 检验项目
表1 燃气用连接软管(CJ/T 197-2010)检验项目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方法 |
1 |
气密性 |
CJ/T 197-2010 |
2 |
耐压性 |
CJ/T 197-2010 |
3 |
弯曲性 |
CJ/T 197-2010 |
4 |
接头耐安装性 |
CJ/T 197-2010 |
表2 燃气用连接软管(GB/T 26002-2010)检验项目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方法 |
1 |
软管气密性 |
GB/T 26002-2010 |
2 |
软管耐压性 |
GB/T 26002-2010 |
3 |
软管弯曲性 |
GB/T 26002-2010 |
4 |
软管耐冲击性 |
GB/T 26002-2010 |
表3 燃气用连接软管(CJ/T 490-2016)检验项目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方法 |
1 |
气密性 |
CJ/T 490-2016 |
2 |
耐压性 |
CJ/T 490-2016 |
3 |
柔软性 |
CJ/T 490-2016 |
4 |
抗拉性 |
CJ/T 490-2016 |
表4 燃气用连接软管(GB 41317-2024)检验项目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方法 |
1 |
气密性 |
GB 41317-2024 |
2 |
耐压性 |
GB 41317-2024 |
3 |
弯曲性 |
GB 41317-2024 |
4 |
耐安装强度 |
GB 41317-2024 |
5 |
被覆层阻燃性 |
GB 41317-2024 |
6 |
标志 |
GB 41317-2024 |
表5 燃气用连接软管(GB 44017-2024)检验项目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方法 | |
1 |
气密性 |
GB 44017-2024 | |
2 |
内层胶管 |
拉伸强度 |
GB 44017-2024 |
拉断伸长率 | |||
3 |
耐压性 |
GB 44017-2024 | |
4 |
耐安装强度 |
GB 44017-2024 | |
5 |
被覆层阻燃性 |
GB 44017-2024 | |
6 |
标志 |
GB 44017-2024 |
表6 燃气用连接软管(CJ/T 491-2016)检验项目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方法 |
1 |
气密性 |
CJ/T 491-2016 |
2 |
耐压性 |
CJ/T 491-2016 |
3 |
弯曲性能 |
CJ/T 491-2016 |
4 |
耐热性 |
CJ/T 491-2016 |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明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本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5 判定规则
6 异议处理及复检
1. 被抽样人或者标称生产企业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检测结果确认书之日起15日内,向市场监管局提出书面复检申请。逾期未提出申请的,视为承认检测结果。被抽样人私自拆封、调换或者毁损备份样品的,视为放弃复检。
2. 对判定的不合格商品进行复检时,按以下方式进行:
被抽样人应向市场监管局提出复检申请,检验单位在收到市场监管局《监督抽查复检通知书》后,方可进行复检。
对不合格项目复检时,可以在原样上进行的,应采用原样复检;不能在原样上进行的,采用备样复检。
复检结论为最终结论。复检工作原则上由原检验单位承担,也可到更高一级的检验机构进行复检。复检结论表明样品合格的,复检费用由原检验单位承担。复检结论表明样品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复检申请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