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31621X/2022-00276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2-08-09 | [ 发布日期 ] | 2022-08-09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31621X/2022-00276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发布日期 ] | 2022-08-09 |
[ 成文日期 ] | 2022-08-09 |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0号建议的复函
刘孝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打击农村地区流窜销售伪劣商品团伙的建议》(第40号)收悉。经与区公安局等部门共同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不断释放,针对农村消费群体的流动经营市场主体也随之增多,农村“车销”“会销”流动经营群体也应势而生且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繁荣乡村商贸、丰富乡村市场的新兴业态。近年来,在“车销”“会销”流动经营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农村消费者辨识能力不强、缺乏自我保护、大多只问价格、很少关注商品质量等情况,打着“送温暖下乡”“有奖销售”“厂家回馈”“关爱留守人员”等名义,借此从事非法经营活动,虚假宣传、销售问题商品、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秩序,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严重的社会隐患。对此,我局高度重视,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职责,近年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执法行动,不断强化“车销”“会销”监管,严厉打击“车销”“会销”过程中的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完善监管执法体系。一是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30个乡镇街道和双福国际农贸城均成立了市场监管所,实现了“一镇(街道)一所”,保证了监管执法力量延伸到基层、到农村。二是由各村(社区)推荐,各乡镇街道考察任用,在全区298个村(社区)配备了兼职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299人,协助当地市场监管所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构建覆盖区、镇(街)、村(社)三级的监管网络,逐渐形成分级管理、职责明晰、运转高效、覆盖全面的网格化监管工作格局。
(二)积极开展消费维权教育引导。每年围绕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消费节点,利用“3·15国际消费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产品质量安全月”等时机,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消费维权等方面的知识和法律法规,努力营造生产经营者知法守法、人民群众知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强化风险防控守牢农村食品安全底线。今年以来,按照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公安局、区商务委、区供销合作社联合制定的《关于印发〈重庆市江津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江津市监发〔2021〕72号)、《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江津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江津市监〔2021〕130号)整体部署,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一是明确了按照每年推进1项重点行动、1年1项重点内容、3年接续重点推进的“1+3”的目标任务,不断提高农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流通供应体系,总体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二是从迅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逐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三个方面明确了整治行动工作措施。三是从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指导督促提出了整治行动工作要求。今年以来,按照整治行动方案要求,持续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出动执法人员740余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823家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63个次,开展宣传活动18场次,检查发现各类问题142个,完成整改127个。同时,按照江津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快速检测工作方案》,以食品安全风险较大的品种、项目、区域和企业为重点,下达监督抽检任务2049批次,快速检测750批次、区级抽检任务2000批次。全年抽检计划覆盖城市、乡村、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并根据我区特点,加大对农村和校园、特色食品、“三小”食品、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力度。在时间上实施均衡抽检,获取连续、可比抽检数据,实现主要膳食品种安全状况的动态跟踪。目前已完成监督抽检522批次,检出441批次,不合格及问题样品25批次;其余监督抽检任务、快速检测任务按序时进度计划于11月底前完成。四是严厉查处农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坚持把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延伸到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重点针对农村、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以及食品批发商、小餐馆、校园周边小超市和小商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严厉打击查处生产经营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宣称特殊功能的普通食品、“三无”食品、“山寨”食品、商标侵权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以及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查处相关案件11件,查扣违法食品52.18公斤,涉案金额0.3582万元,罚没款3.537万元。
(四)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今年以来,按照重庆市市场监管局《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实施方案》(渝市监发〔2022〕23号),《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理关于印发〈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江津市监〔2022〕52号)的整体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巩固2021年“铁拳”行动成果,总结工作经验,结合市场监管新情况新问题,确定2022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重点,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严厉查处十类违法行为:食用油掺杂掺假;声称减肥、壮阳等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质量违法和加油站计量作弊;“神医”“神药”等虚假违法广告;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翻新“黑气瓶”和制售劣质燃气具;超期未检电梯和电梯门锁短接;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无底线营销”;未经许可从事网络餐饮服务活动;散装白酒质量不合格。今年以来,立案查处相关案件37件,罚没款26.8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或难点
虽然该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以下客观原因存在,导致工作也有局限性:一是监测难。“车销”“会销”经营活动的流动性、隐蔽性导致市场监管捉襟见肘,特别是少数不法商贩明知自己销售的商品有问题,为隐蔽不法经营行为逃避检查,故意选择偏僻乡村流动销售伪劣商品,在日常监管中存在及时发现困难,现实情况是哪里有投诉举报,就安排执法人员出击检查,监管履职十分被动。二是取证难。“会销”的对象主要是征对老年消费群体,现场基本谢绝年轻人参加,有的经营者甚至会安排人员在路口“放风”,只要有疑似执法人员、执法车辆出现,就迅速通风报信;许多经营者为了逃避执法监管,在“会销”现场不摆放产品,不摆放与产品有关的传单、PPT、视频等宣传资料,全部改为口头宣传;不少经营者采取现金交易钱货两清,更有甚者则采取收取定金后送货上门再收尾款的隐蔽销售形式,且多数不开具收据、发票等凭证。三是定性难。多数“车销”“会销”经营者均持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证照,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营业执照,在实际执法中均以有照对待,难以从查处无证无照这个角度进行取缔。绝大多数“会销”经营者可以提供产品合格证明、质量检验报告,且现场商品极少,达不到抽检基数,无法开展商品质量抽检,因此也难以从商品质量这个角度进行监管。四是执法难。部分“会销”消费者由于被“洗脑”,不但不配合执法,反而帮助经营者逃避检查,阻碍干扰执法。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依据,使“会销”市场执法缺乏力度。五是维权难。因“车销”“会销”活动具有流动性且取证难,导致消费者发现受骗上当后想要维权时难以找到商家,或因缺乏相关票据导致无法维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职责,持续加大对包括“车销”“会销”经营者在内的农村市场主体监管力度,全面净化农村市场经营环境,切实保护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创新监管方式。针对“车销”“会销”流动性强的特点,督促流动商贩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探索监管新模式,织密“监管责任网”,提升网格化监管水平,加大对流动商贩经营的日常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农村群众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充分利用“赶集日”“食品安全宣传周”“产品质量月”“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月”等,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宣传咨询活动等方式,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农村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消费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提醒广大老年群体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不要贪图免费“鸡蛋”“面条”等礼品,小心“义诊”“讲座”骗局,避免误入消费陷阱。同时宣传投诉举报渠道,让群众知晓12315投诉举报电话,引导全区广大群众科学理性消费。三是加强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完善12315执法体系建设,大力推进12315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村社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作用,切实加强乡镇、特别是偏远村社的维权网络建设,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联动制度。加大协同监管力度,强化工作统筹,加强与公安、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当地政府、村社的协调配合。对有欺诈消费者、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违法违规行为的流动商贩,严格依法查处,规范农村经营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监督作用,依托村级协管员,发现流动商贩,及时查验其证照是否齐全有效,及时上报并登记,做到多方协同,上下联动。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深入挖掘案源、从严查处案件、加强执法协作,严厉打击农村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销毁一批违法食品、严惩一批违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氛围。
此复函已经本局邱树旗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5月25日
(联系人:周卫东;联系电话:13996095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