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31621X/2021-0015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1-08-13 | [ 发布日期 ] | 2021-08-13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31621X/2021-0015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发布日期 ] | 2021-08-13 |
[ 成文日期 ] | 2021-08-13 |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度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1年度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局质量发展工作安排,持续深入推进江津品牌与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全面提升重点行业(产品)供给质量,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聚焦辖区重点行业(产品),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统筹质量发展和质量安全,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全力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1年底,重点行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指导中小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70家以上,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指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5家以上,指导建设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2个,培育团体标准3项以上;探索建立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站1个、园区服务点3个;完成第二届江津质量奖评选,树立质量标杆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1.5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19000件,培育地理标志1件。
二、工作重点
各相关单位要聚焦疫情防护用品生产、富民乡村产业、区域支柱产业以及质量问题突出产品,重点抓好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及重点零部件制造、建材产品生产、电线电缆、食品生产等行业质量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根据企业规模和质量管理状况,实施“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帮助小型企业建立健全原辅材料、零部件查验制度、生产工艺关键点控制制度、产品出厂检验制度等,提升产品合格率。帮助规模企业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质量改进、质量比对和质量攻关等活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帮助龙头企业采用精益生产、卓越绩效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为同行企业树立标杆,带动配套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上新台阶。落实市局中小企业“万千百”质量培训计划,免费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提升质量管理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开展“质量专家企业行”活动。依托主机厂和行业协会,对供应链、产业链中小企业开展“质量义诊”。整合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引导龙头企业实现质量基础设施共享服务,降低供应链、产业链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准入门槛。(牵头单位:产品质量科,配合单位:相关市场监管所(分局))
(二)强化标准引领作用
支持和鼓励重点企业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等创新成果的标准转化力度,提升智能制造质量水平。引导企业制定、实施先进标准,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推进骄王农业开发公司花椒种植标准化和重庆鼎山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标准化试点示范引领高质量发展。开展企业标准化骨干的业务培训,提升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加强对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监督检查,强化标准对质量的约束,激励市场主体提升标准质量和水平。(牵头单位:计量和标准化科,配合单位:相关市场监管所(分局))
(三)夯实认证基础支撑
以小微企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对象,试点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指导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加强对关键零部件和型式结构的质量把关,加强员工管理、技术和法制培训,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和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推广有机产品认证、富硒产品认证等农产品认证,实现认证证书保有量稳中有增,助推乡村振兴;推广低碳产品认证、环保节能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等绿色产品认证制度,鼓励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强化“双城”联动,组织开展“江泸实验室比对比武”活动,提升检验检测机构水平。(牵头单位:认监科,配合单位:相关市场监管所(分局))
(四)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健全商标管理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把创新成果转变为知识产权的能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引导企业改进竞争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牵头单位:知识产权科,配合单位:相关市场监管所(分局))
(五)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加强重点行业(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力度,督促重点产品销售经营者建立和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对销售的产品质量安全负责,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要持续保持获证条件、确保出厂产品质量。要强化执法稽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牵头单位:质量科,配合单位:食品一科、执法支队、各市场监管所(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开展。
(二)狠抓工作落实。开展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提升,是市局考核区县局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强化担当,围绕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和领域,细化工作举措,抓好组织实施,务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督促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本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和进度要求,加强过程跟踪和结果考核。局机关相关科室要加强业务指导,各所(分局)要结合辖区实际,找准突破点,加大质量帮扶力度,督促企业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推动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