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合川区>政务公开>公示公告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78200K/2023-0006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合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01-14 [ 发布日期 ] 2022-02-09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78200K/2023-0006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重庆市合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2-02-09
[ 成文日期 ] 2022-01-14

重庆市合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1年以来,我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始终坚持以依法行政为基本要求,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建设,丰富执法普法内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履行监管职责,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我局2021年以来市场监管领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精神。

我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加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强化行政执法效能,全面夯实市场监管领域法治建设工作。

(二)切实履行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1.强化党组主角定位,做法治建设的“推进者”。局长带头,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健全党组领导全局开展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局党组在推进全局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推动了我局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开展。

2.全面从严依规治党,做法治规范的“监督者”。领导干部带头做好廉洁示范表率,严格遵守各项党纪党规,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规定;做好班子成员互相监督和纪委监督,做到制度面前不打折,原则面前不退让,努力做好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良好的个人形象带好队伍,努力争当干事的表率、务实的表率、廉洁的表率。

3.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普法,做法治思想的“传播者”。一是开展法律知识常态化学习。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行政法等国家基础法律法规及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升法治基础理论水平。二是将加强法律学习纳入我局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加以推进,将党章党规、习近平法治思想、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及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计划以及全局年度学法计划,为全局依法履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4.坚持依法依规决策,做法治精神的“践行者”。一方面,严格履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凡是重要决策、重大项目,特别是作出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等事项,坚持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党组班子集体研究后方可作出决定。

(三)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1. 依法严惩涉疫物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根据防控工作要求,制定并落实食品药品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医用口罩及其重要原辅材料质量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指导基层所开展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和监督抽查工作,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深入排查全区范围内626家冷藏冷冻肉制品及进口海产品生产经营户,督促1340家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范,认真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核酸采样工作。

2021年以来,我局共查获口罩类案件1件、药品类案件24件、医疗器械类案件13件。同期,我局还立案查处“双打”类案件47件,向区公安局移送案件1件,向四川省隆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线索1件并协助其办理。销毁70余吨假冒伪劣产品,货值金额200余万元。

2. 严格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领域规范性文件专项审查。

进一步强化合法性审查工作,严守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底线,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源头防止“带病文件”,为依法行政提供遵循和保障。坚持把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最基本的前置条件和工作步骤,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内部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增强市场监管领域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2021年以来,合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尚未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3.加强知识产权领域执法,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一是出台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合川区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合川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等文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全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二是与四川省武胜县市场监管局签署《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着力构建川渝合作区域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是组织人员加大知识产权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以辖区内商场、药店、超市等为重点场所,重点针对食品药品、日用品等开展执法检查。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工作。重点查处了玻璃洋酒瓶,仿冒国际知名品牌服饰,仿冒“六个核桃”、“红牛”饮料;假冒“茅台”、“五粮液”、“牛栏山”白酒;假冒“蓝月亮”、“雕牌”洗衣液等商标侵权行为。四是以“3·15”“4·26”等为契机,通过开展广场集中宣传咨询、网络媒体、走访等形式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发放《专利法》、《商标法》等宣传资料,向群众介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设置假冒产品展示区,提醒群众通过查验商家经销资质、查看特殊标志等方式识别产品真假。

2021年以来,我局共立案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8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1件,调解专利侵权纠纷1件,没收侵权商品10万余件,向公安机关移送2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起。

4.依法严厉打击妨害经济发展、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

(1)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一是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持续推进涉企信息和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大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分行业分领域出台“免罚”“轻罚”清单。实施失信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开展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监管,拓展信用评价和信用报告应用。二是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目前,我局与区公安、农业、商务、应急、交通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动执法的工作机制,在食品药品执法、长江禁捕、成品油专项整治以及打击商标侵权等行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川渝”经济圈建设中,我们与四川岳池县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联合检查办案机制。三是提升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和处罚,压减重复或不必要的检查事项,禁止将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机关利益挂钩。

(2)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一是不断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我局严格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贯彻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重要抓手,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去年,我局就“美团二选一”、“道同”机械、“阿胶”药品、“鑫六福”珠宝等擅自使用他人近似包装、装潢、店招的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纠正违法行为9起,立案处罚4起。二是不断加强价格及收费监管工作。重点围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供电、供气等公共事业领域收费,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涉企收费开展专项检查。今年四月,我局严厉查处并纠正某转供电主体未将国家下调电费红利传递到终端用户的违法行为,切实优化我区营商环境。

5. 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体系。

(1)不断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度。一是通过优化开办企业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增效率、增便利,实现了“一次提交”,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全流程“一日办结”。二是推行所有开办事项“一网通办”,推行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全程无纸化和智能化。

(2)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市场主体可以房地产权证、商品房买卖合同、房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占道经营许可证等任一证明文件作为住所(经营场所)的产权证明办理注册登记。同时,在特定区域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对在重庆合川工业园区、区信息安全服务中心管辖区域等十九个创业集聚区内的市场主体,推行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

(3)探索食品经营许可“先证后核”,创新便民举措。我局大胆探索通过“先证后核”(即先办理许可证后进行核查)办理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从而实现全区范围内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当场办”。

6. 深化“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改革。

2021年1月,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证照分离”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区对所有涉及市场主体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证照分离”模式进行分类管理,逐步减少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对《重庆市“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事项清单(2021年版)》所列26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我区分别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直接取消审批68项,审批改为备案16项、实行告知承诺37项、优化审批服务405项,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激情。

7. 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执法。

一是以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为重点,全面加强市场监管,严防严控安全事故。对全区189家食品生产企业、5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124户食品加工小作坊按要求划分食品风险等级,评出A级风险食品生产企业18家、B级风险36家、C级风险86家、D级风险48家,5户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与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均为A级。全区283所大中小学幼儿园,及7个早教中心,298个食堂实施全覆盖检查,同时对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食品经营单位开展了检查。

二是扎实开展药品安全稳定“百日攻坚”行动,对辖区内668家药品零售药店(包括连锁门店)开展检查1000余家次,对872家医疗机构(含诊所)开展检查500余家次,对34家疫苗接种点和1家疾控机构开展检查1700余家次,查处药品违法案件45件。

三是以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重点,集中精力持续开展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全年共开展8项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和锅炉事故隐患“回头看”,并持续深化压力管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共检查使用单位366家,发现安全隐患809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22份,已全部完成整改。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事故(件)的底线。

8. 加强长江禁捕退捕执法监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局在全区范围内认真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工作,2021年以来,我局分别召集了20家涉渔市场管理方和154家涉渔餐饮主体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并和餐饮业负责人签订了《涉鱼餐饮单位“长江禁捕”公开承诺书》。截至目前,我局共立案查处4起涉渔类违法案件,处罚没款4万余元。

9. 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决策和部署,紧扣职能职责,严格依法行政,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市场监管实效,引导行政相对人通过法定渠道理性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2021年我局作为被申请人,共发生行政复议案件18件,12件维持,5件因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而决定终止,1件驳回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案件无一件被撤销。全年共1件行政诉讼案件,裁定驳回起诉。今年行政诉讼案件较去年减少9件,同比下降9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次数较少,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学习资料不够丰富,学习深度不够。

二是营业执照和后置审批信息不能及时对接。部分市场主体缺乏主动办理后置审批许可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一些市场主体有照无证但仍在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现象。

三是执法力量薄弱,人员配置不足,缺乏专业执法人员,特别是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标准计量等领域,严重制约和影响执法办案效果。

三、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不断完善学习及会议精神传达工作。

一是不断丰富相关学习资料,优化党组中心组学习和支部学习计划,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二)明晰职能职责,强化监管责任。

一是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划清监管部门间的权限及职责分工,防止出现真空。同时,利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有效整合监管执法,开展行业主管部门相互配合的部门内部及部门联合抽查,实施综合监管模式,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综合监管效能。

(三)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升监管执法质量。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定期开展集中教育、典型案例分析、执法能力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法律素养,提升监管质量和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定期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执法纪律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的自觉性,树立廉洁奉公、严格执法的意识。三是加大经费支持,在保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通过制订统一的基层执法装备标准,推动改善执法装备不足的现状,提升监管执法人员工作效率,保证市场监管工作实效。


重庆市合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1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