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整治
为进一步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今年以来,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办案导向、宣传导向,扎实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整治,不断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生产经营秩序。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查隐患。聚焦农村地区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面向农村的食品批发经营者、小副食店、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以及农村集贸市场,以食用植物油、饮料、酒类、调味品、乳制品、肉制品等为重点品种,通过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监督抽检等方式,及时排查未经许可(或备案)生产经营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经营“三无”、“山寨”、过期、劣质食品,虚假广告宣传食品等问题隐患,并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单位,确保各类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今年以来,已累计抽检食品266组,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56条。
二是坚持办案导向治违规。以“食品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领域为重点,通过专项检查、监督抽检、线上监测、投诉举报等渠道,积极排查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线索。对收集到的线索进行综合研判,符合立案条件的坚决立案查处。加强与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进行穿透式案件查办,上追源头,下查去向,涉及其他行政部门管辖的及时移送,涉及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查办,实施条链条打击。目前,已立案调查42件。
三是坚持宣传导向聚合力。针对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者规模较小、从业人员年龄偏大、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采取分行业领域、分片区等方式针对性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者合法合规意识和能力。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通过“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进乡村等活动,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安全常识,不断提升识假辨假能力。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揭露问题食品,不断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今年以来,已开展宣传培训15场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2000余份。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
重庆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重庆市场监管新浪微博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 联系电话:(023)63845789
ICP备案:渝ICP备19000793号-2 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