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局“三着力”推动清廉市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见成效
为有序推动清廉市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巴南局突出政治统领、责任落实和风险防范,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方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准入、经营、发展的困难问题,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市场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高效便利,全力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畅通市场准入
(一)强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根据《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情况及时进行梳理。对负面清单禁止准入的,不予办理准入准营。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不违规设立准入审批事项,许可准入事项不违规增加审批环节和额外提供证明材料。
(二)全力提高市场准入办理便利度。在全市开办企业“一日办结”要求上,探索开办企业“半日办结”,时限压缩50%,实现最快1小时办结,流程“全程网办”,市场主体“零跑动”,跑出开办企业“巴南速度”。
(三)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服务机制。区市场监管局与成都温江、成都金牛等地市场监管局通力合作,以办事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共同构建起“川渝”两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服务机制,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减少市场主体异地办事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四)建立市场准入“一对一”服务机制。聚焦服务基层、 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服务”机制和市场主体需求,主动靠前作为,突出服务精准性,创新推出帮办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四服”便利举措。帮办人员“一对一”提供印章刻制、税务办理、证照颁发等全程帮办指导,确保政企沟通“无障碍”,企业办事“无堵点”,用最贴心的服务提高政务评价“好评”数量。
(五)创建园区政务服务分中心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心。在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立起全市首个园区政务服务分中心,在二圣镇集体村试点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务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村级企业提供从设立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搭建起“零跑动”一站式办理新通道。
二、着力促进公平竞争
(一)建立反垄断线索征集机制。2023年3月29日,在巴南局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向社会收集巴南区民生领域涉嫌垄断行为线索通告》,主要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涉嫌垄断的行为面向社会进行收集,并上报市市场监管局进行查处。
(二)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的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的通知》,目前,巴南区联席会议办公室暂未收到相关投诉举报。
(三)建立公平竞争三级审查机制。印发了《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范(试行)》(巴南公竞审联办〔2022〕3号等文件),形成了“部门自我审查+第三方评估协助审查+联席会议协调审查”三级审查机制。
(四)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监督考核机制。组建考核督查组,通过实地督查和书面督查的方式,对部门、镇街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开展督查,同时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纳入全区的考核,切实推动我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平稳有效实施。
(五)建立违规问题清查处置机制。遵照法律法规,结合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实际,建立巴南局“案件线索管理制度”,严格遵循“及时登记、集中管理、归口(指定)办理、按时反馈、严格保密、强化监督”的原则,强化案件线索管理。
(六)开展招标代理机构“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检查。检查代理机构依法依规、诚信自律经营情况,重点对明码标价等价格违规经营情况开展查处。
三、着力总结提炼经验
(一)及时上报典型案例。通过全面梳理清廉市场建设试点示范相关工作,上报市场准入便利度典型案例2条,上报花溪街道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典型案例1条,获得市发改委肯定,已报国家发改委评选典型案例。
(二)积极配合开展外宣。积极配合区纪委监委和区政务服务办拍摄《以纠“四风”树新风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宣传片,并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进行了报道。
(三)积极主动对外发声。在营商重庆、巴南区政府网发表《“温巴通办”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篇宣传报道,为持续优化巴南区营商环境做出贡献。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
重庆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重庆市场监管新浪微博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 联系电话:(023)63845789
ICP备案:渝ICP备19000793号-2 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