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局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79342T/2025-00302 | [ 发文字号 ]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北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25-10-28 | [ 发布日期 ] | 2025-10-28 |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79342T/2025-00302 |
| [ 发文字号 ] | |
| [ 主题分类 ]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 发布机构 ] | 重庆市北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发布日期 ] | 2025-10-28 |
| [ 成文日期 ] | 2025-10-28 |
2025年重阳节消费提示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25年重阳节将至,各类面向老年群体的消费活动日益增多,为帮助广大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识破消费陷阱,重庆市北碚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重庆市北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绵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老年朋友科学理性消费,安享幸福晚年。
一、保健养生需理性,警惕“神药”误导
重阳节前后,一些不法商家往往通过“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验”等形式,以温情关怀为手段,虚构或夸大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的治疗功效,将普通产品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对此,老年消费者要牢记“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具备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购买时应选择正规药店、商场或超市,注意查看商家资质,认准产品包装上的“蓝帽子”标志和批准文号。切勿轻信“根治慢性病”“无效退款”等宣传,不参加来历不明的健康讲座和免费体检活动,避免既损失钱财又延误疾病治疗。
二、养老理财要谨慎,守好“钱袋子”
节日期间,部分机构可能推出所谓“高回报、零风险”的养老理财项目,如“养老床位预售”、“养老服务预存”等,实则蕴含较大风险。老年消费者在参与此类项目时,务必核实企业是否具有民政部门或金融监管部门的备案许可,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资金用途、收益方式、退出机制和风险责任。不轻信口头承诺,不向个人账户转账,拒绝“先付款后签约”的不合理要求。对于超出正常收益水平的投资理财,要多与子女商量或向相关部门咨询,切实守好自己的养老钱。
三、智能设备善使用,防范信息泄露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设备日益普及。建议老年消费者在家人帮助下学习基本操作,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使用手机支付、网约车、扫码购物时,要仔细核对金额和商户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和二维码,不下载来源不明的APP。建议为支付账户设置转账限额并开通延迟到账功能,谨慎开通小额免密支付。遇到系统提示更新或要求输入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时,务必核实清楚,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四、妥善保存消费凭证,依法理性维权
购物凭证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证据。老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养成主动索取并妥善保管发票、收据、合同、保修单等凭证的习惯。对于商家做出的口头承诺,应要求其以书面形式在合同或票据中注明。如遇消费纠纷,可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电话投诉,也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费者组织求助。在投诉时请提供详细信息和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保障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为老年朋友营造一个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