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政策措施

2025年电子商务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日期: 2025-09-11

一、支持事项

(一)支持电商主体载体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开展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探索,支持企业线上转型,鼓励网销爆品打造,引导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支持新主体招引培育,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升限入统;支持电商产业园(基地)建设升级。

(二)鼓励网货产业带打造。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优势,推动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网货产业带。

(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作用。鼓励涉农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开展电商赋能行动,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模式。

(四)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资源赋能。鼓励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商务领域的赋能效应,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资源优化配置、质量效率提升,有力支撑数字商务发展。

二、申报条件及支持标准

(一)支持电商主体载体高质量发展

1.鼓励电商企业提档升级发展壮大。一是鼓励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直播电商、柔性制造、数字化生活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二是鼓励传统商贸企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消费品制造企业积极拓展线上营销渠道,开设网店、品牌直播间,开展达人主播和自播营销,积极探索网销爆品打造。三是鼓励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加强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有效引导电商经营者管好和用好知识产权;积极构建绿色电商生态链,推动电商领域节能增效和包装绿色化转型,落实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申报主体需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好商业信誉、较强抗风险能力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资产负债率低于70%2024年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不低于15%,网络零售额在总销售中占比不低于30%。项目原则上应为202411日后新实施并于20241231日前完成,未享受过同类型国家和市级财政资金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项目,择优给予不超过项目实际有效投资(不包含土建、征地拆迁、生产线改造、与项目无关的人员经费等费用)40%、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2.鼓励电商企业招引培育升限入统。支持商贸企业提升运营能力,扩大网络销售规模,做大做强升限入统。项目申报主体需是在渝依法注册、合法经营、财务状况良好的商贸企业,具有较好商业信誉、较强抗风险能力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资产负债率低于70%2024年首次升限入统,网络零售额在总销售中占比不低于30%。项目原则上应为202411日后新实施并于20241231日前完成,未享受过同类型国家和市级财政资金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项目,择优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如该主体为近三年在渝新注册企业(注册期不早于202211日),追加10万元一次性奖励。

3.支持电商产业园(基地)建设升级。鼓励各相关单位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加强企业集聚、完善公共服务、孵化网销品牌等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集聚区)、网货基地等建设升级,鼓励直播电商基地加大直播电商服务商、直播团队招引培育力度,完善产品展示、电商直播、人才培训、短视频拍摄、电商物流和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支持开展“渝系列”电商直播基地打造。园区(基地)已建成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运营一年以上(即202411日前投入运营),直播间数量不少于5间,集聚直播电商企业和直播电商服务企业不少于10家,孵化网络店铺不少于20家(截止20241231日仍正常运营)、主播不少于10名(含签约、孵化、培训);2024年培训直播电商人才500人次以上,基地(含入驻企业)实际结算商品交易总额(GMV1亿元以上;有明确的经营管理机构和电商运营机制,引导入驻企业诚信经营,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原则上应为202411日后新实施并于20241231日前完成,未享受过同类型国家和市级财政资金补助。对符合条件的运营单位的项目,择优给予不超过项目实际有效投资(主要包含电商相关改造装修、设施设备、品牌营销策划、电商人才培训等费用,不包含土建、征地拆迁、与项目无关的人员经费等费用)40%、最高不超过4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二)鼓励网货产业带打造

4.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区县,结合区域内农业、工业等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以电商大数据引领开展电商企业孵化、网货品牌培育、网销爆品打造、线上营销推广等相关工作,壮大网销规模,推动产业带企业线上转型,提升电子商务与特色效益农业、加工业融合发展水平,积极探索打造重点网货产业带。申报该项目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应编制工作方案,确定与申报主题紧密相关的产业带总产值、产业带网络零售额占比及增幅、发展电商及电商服务商主体及限上规上主体数、带动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工作目标,明确网货产业带打造工作举措,列出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区县配套资金等。工作方案中的项目未享受过同类型国家和市级财政资金补助,且原则上应为2025年拟实施、并于20266月底前能够完成,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计划、补贴比例等参照《重庆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实施细则》进行,不得超过相关标准。对工作目标排名前列,工作举措、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区县配套资金具有较强操作性和推进力度的申报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择优给予最高不超过4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作用

5.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鼓励涉农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以区县为范围积极开展电商赋能行动,推进数商兴农工程,持续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模式。申报该项目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应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农村电商带头人(项目实施期间网络零售额不少于100万元)、涉农电商龙头企业(项目实施期间网络零售额不少于1000万元且在总销售额中占比不低于20%)以及区县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人数总数和同比增幅等方面的工作目标,推进方案和举措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明确发挥电子商务赋能引领作用、激发电子商务市场活力、夯实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基础等工作举措,列出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区县配套资金等。工作方案中的项目未享受过同类型国家和市级财政资金补助且原则上应为2025年拟实施、并于20266月底前能够完成,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计划、补贴比例等参照《重庆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实施细则》进行,不得超过相关标准。对工作目标排名前列,工作举措、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区县配套资金等具有较强操作性和推进力度的申报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择优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四)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资源赋能

6.培育市级数字商务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商务领域的赋能效应,在技术创新应用、要素优化配置、平台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产品市场开拓、服务领域拓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开展数字化运营、数据分析、大模型赋能等,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资源优化配置、质量效率提升,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通知另行下发,根据申报通知进行申报)。对新认定的市级数字商务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入选的市级数字商务企业择优推荐参评国家数字商务企业,对新获评的国家级数字商务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的奖励。

三、申报主体及程序

(一)申报主体

1.申报主体应为在202511日前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符合要求的企业、社会组织及其他支持对象;主体需坚持依法依规运行,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为重庆电子商务发展、就业创业等方面作出一定贡献。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通过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专项资金管理平台线上申报,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规性等负责。

2.申报鼓励网货产业带打造项目的主体为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作用项目的主体为涉农区县商务主管部门。

3.同一申报主体在同一年度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二)申报程序

1.支持电商主体载体高质量发展项目。该项目由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主体申报,经所在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核验或验收合格后,提出推荐意见并出具正式文件转报市商务委,转报后视为该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已验收该项目,不另行开展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复核验收工作。市商务委组织专家对区县转报项目开展复核抽查、评审并对外公示结果,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报请市商务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后,以市商务委正式文件将确定扶持项目情况发送至相关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相关资金由市商务委直接拨付至申报主体。

2.鼓励网货产业带打造、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作用项目。该项目由相关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编制方案直接向市商务委申报,市商务委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开展评审并对外公示结果,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报请市商务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后,以市商务委正式文件将确定扶持项目情况发送至相关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扶持资金由市商务委拨付至相关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督促区县加快实施和完成验收并报送验收报告。

四、申报材料清单  

(一)区县(自治县)商务主管部门推荐文件。

(二)项目申报书(模板见附件23),未按照模板进行编制的原则上不接受申报。其中,申报鼓励网货产业带打造”“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作用项目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应围绕工作目标、工作举措、项目和资金使用计划及区县配套资金等进行工作方案编制。

(三)重庆市电子商务项目申报表(附件24)。

(四)申报条件中的定量指标,务必在申报书以及相关表格中明确写清并提供佐证资料,未明确写清的视为未达到。

五、申报时间

企业、单位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228日,各区县(自治县)商务主管部门转报截止日期为2025331日。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政策支持

申报主体近三年被列入信用中国等信用系统黑名单,因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违法行为被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罚处分的。

七、政策咨询及联系方式

以上项目申报具体政策请咨询市商务委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处,联系人:黎敏,联系电话:626629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