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 | 关怀版 | 手机版 网站支持IPV6 各区县局
各区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7643950/2022-00375 [ 发文字号 ] 渝市监函〔2022〕227号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22-09-16 [ 发布日期 ] 2022-09-16
[ 索引号 ] 11500000MB17643950/2022-00375
[ 发文字号 ] 渝市监函〔2022〕227号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管局
[ 发布日期 ] 2022-09-16
[ 成文日期 ] 2022-09-16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73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游洪涛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大健康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赛道布局的建议》(第0739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特殊食品行业基本情况

特殊食品(含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事关特定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责任十分重大。我国保健食品产业起步于1996年,截至2021年底,已批准(包括注册或备案)保健食品约2.1万个,涉及生产企业2300余家。2016年,随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国特医食品产业开始起步。截至2021年底,国家已注册34家生产企业研发的81款特医食品,包括28家国内企业的52款产品和6家国外企业的29款产品,基本涵盖了除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以外的特医食品种类。1997年,随着首个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入规范发展时期,截至2021年底,已批准162家企业1253个配方,包括112家国内企业949个配方和50家国外企业304个配方。

我市特殊食品产业规模较小,虽然先后有60余款保健食品获得国家批准,但目前全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仅有8家,生产保健食品22款;尚无获批的特医食品和婴配食品及其生产企业。在市场经营环节,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涉及保健食品的经营主体6.3万户、特医食品的经营主体0.37万户、婴配食品的经营主体1.7万户,主要包括批发经营公司、药店、专卖店、食品商场或超市、食杂店以及医疗机构等。

二、积极促进特殊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一)强化安全监管促发展。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食品(含特殊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由市场监管部门承担。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国家对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的规定,严把生产许可、经营许可或备案准入关口,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强化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净化了特殊食品市场秩序。全市特殊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较好落实,近三年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既为消费者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也为诚信守法企业进入特殊食品领域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在特医食品方面,近年来卫生健康部门在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室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医疗机构科学、规范使用特医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正在牵头制定《重庆市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营和使用管理规范(试行)》,为我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特医食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按照国务院和市场监管总局、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改善和优化特殊食品领域营商环境。一是针对单纯经营特殊食品的经营主体,改食品经营许可为备案。二是在市政府“渝快办”平台开通了特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网上受理,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开通了地产保健食品备案的网上受理,方便申请人在网上申请相关许可和备案。三是简化了许可办事流程,精简了许可申请资料,压减了许可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减为平均7个工作日。四是出台了《重庆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五是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智慧监管、信用监管,提升监管效能,服务经济发展。

(三)细化指导服务促发展。一是深入调研。对影响我市特殊食品安全和发展的难点堵点开展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相关监管措施和促进产业发展提供翔实依据。2019年,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食品检验机构特殊食品检测能力专题调研,发现了如您在建议中所述的我市食品检验机构特殊食品检验、功能验证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市级相关部门检测机构为基础,联合高校、民营检验机构,分级打造特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议,目前部分建议已被我市市场监管“十四五”发展规划所采纳。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营使用及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基本摸清了我市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经营使用和管理状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食品安全风险,为制定完善相关的监管措施、规范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经营使用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协作。通过与相关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的配合协作,促进特殊食品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通过重庆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医食品使用的指导和质量控制,提高特医食品的使用效果。市市场监管局与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重庆市孕婴童用品产业协会等合作,开展对医疗机构营养科、婴幼儿食品(包括特医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三是靠前服务。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对企业申请特殊食品注册或备案、生产许可的服务指导,先后对重庆城口核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野生核桃资源开发保健食品“野生核桃油”项目、重庆东鹏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生产保健食品“东鹏特饮”项目、大溪地诺丽饮料(中国)有限公司荣昌工厂保健食品“大溪地诺丽山茱萸饮品”项目等开展全程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全面达到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尽快获得相关许可审批手续,实现项目投产达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与全国其他省(区、市)相比,我市特殊食品产业规模小,发展较为落后。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宣传特殊食品力度不够。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婴配食品等特殊食品都有特定的功能作用和消费对象,但从目前我市消费层面(包括医疗机构使用层面)、市场经营层面、产业层面来看,对特殊食品功能作用、适用对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和准确到位,还没有树立科学选择、理性消费特殊食品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食品产业的发展。二是条件适宜的企业参与不足。特殊食品因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和适用对象,生产条件要求高、投入大,入行门槛较高,除了产品需注册或备案以外,还要求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科研、技术、品控、管理及专业化的营销等综合能力。因此,我市特殊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有熟悉特殊食品知识和要求、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才能做大做强。在特医食品方面,目前除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进入产品的实质研发外,我市其他有实力的食品企业、制药企业都还在观望或无意介入。三是资源基础支撑不强。受产业布局限制,我市既不是生鲜乳的主要产地,也无传统的婴配食品生产企业,因此我市企业申请婴配食品注册非常困难,缺乏婴配食品产业发展的空间。

随着我市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特殊食品的消费需求必定持续增长。您提出的“加强对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赛道布局的建议”,高度契合《重庆市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方案》和《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相关要求。在特医食品行业发展起步阶段,您的建议必将推动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关注甚至参与特医食品的研发和生产。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采纳您的建议,以加强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赛道布局为着力点,从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市场净化、宣传引导、服务指导等入手,全力促进我市企业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赛道上迎头赶上全国先进水平。一是强化服务指导。加大对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方面的力度,促进守法诚信经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前,我们将密切跟踪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特医食品的注册和普通食品的生产许可工作,全程提供服务。二是积极搭建平台。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学习发达地区特医食品、保健食品产品研发、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开拓眼界,提高能力水平。同时,鼓励我市企业与国内外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品牌企业合资合营,引进项目、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快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广泛推进合作。积极打通产学研交流合作通道,鼓励相关高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加强与食品、药品生产企业的培训与交流合作,既提高企业对特殊食品及其他功能性食品的了解认识,也为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加强科普宣传。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深入开展特殊食品科普知识宣传,既提升消费者科学选择、理性消费特殊食品的能力,也提高全社会对特殊食品的关注度,促进特殊食品消费有效增长。五是净化市场秩序。持续深入整治特殊食品领域风险隐患,严肃查处无证加工、制售假冒伪劣、非法添加、欺诈与虚假宣传、违法经营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特殊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环境。

此答复函已经市市场监管局唐英瑜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再次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理解,也恳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帮助和支持。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4月11日   

联 系 人:谭开菊

联系电话:62191196,15111861901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山大道403号

     邮政编码:40114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