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质量百科

餐桌上的环保

日期:2023-05-05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全球性环保节日,旨在唤起民众对环保的关注,并参与其中,以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来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一日三餐看似平淡,对环境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在中国,食品的健康风险备受关注,而饮食给环境带来的风险却很少提及。因此,在保证健康饮食的同时,我们应养成更加科学和环保的饮食习惯。

一、改善用餐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点餐过剩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违背了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还会产生大量的餐余垃圾,处理不善就会对生态带来危害,如污染生活用水、滋生蚊虫等。所以,按需点餐,倡导光盘是我们的首要选择,同时要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科学、合理地处理餐余垃圾。

此外,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虽极大的改善了户外就餐的便利性,但也加重了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故而建议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或者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以减少生态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关注食材选择

提倡食用本地时令果蔬。反季节果蔬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有一定差距,栽培反季节果蔬需要消耗更多的水资源和能耗,需要更多的农业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等。食用本地农产品,可降低食品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能耗,进而降低碳排放量。当地应季的新鲜食材由于现摘现卖,加工和运输过程的保鲜剂投入则相对较少。


三、调整饮食结构

与植物性食物相比,动物性食物产生的碳排放更多。为了饲养和生产,砍伐森林和占用土地也会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源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环境健康科学教授奥利维尔·乔利特建议,人类应减少加工肉制品和温室作物的摄入,增加果蔬、豆类、坚果和水产品的摄入,既营养又环保。

四、优化烹饪方式

建议少用烤、煎、炸的烹饪方式,因为在高温的作用下,油脂容易生成多环芳烃,蛋白质容易生成杂环胺,淀粉容易生成丙烯酰胺,此类物质均为有害物质,且很难在自然界分解。可以多选择蒸、煮、炖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烟排放,节约电能,还能减少热量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餐桌之上也能保护环境。环保饮食,从你我做起。

(撰稿: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江敏 代政华)

(审核:重庆市质检院李根容;重庆市食药院陈世奇、黄思瑜)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