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消费提示
乳制品因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极易成为微生物繁殖的温床。如何畅快又安心的享受美味?这份“乳制品避坑指南”请收好!
一、科学选购:认准标签,严查包装
1.选购乳制品应优先选择资质齐全的商场、超市或官方旗舰店,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三无”产品。为了保证科学消费,建议购买前仔细核对产品标签,
注意产品包装标识信息:
①食品名称、配料表(如纯牛奶配料应为“生牛乳”)、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②贮存条件(如酸奶需2-6℃冷藏)、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开头);
③产品执行标准(如巴氏杀菌乳为GB 19645,发酵乳为GB 19302)。
2.区分蛋白质含量,警惕含乳饮料。根据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的规定,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的蛋白质≥1.0g/100g,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0.7g/100g,远低于GB 1964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中的纯牛乳(蛋白质≥2.9g/100g)、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中的发酵乳(蛋白质≥2.9g/100g)和风味发酵乳(蛋白质≥2.3g/100g)的要求。选购时如何区分呢?
①仔细查看产品名称和执行标准,含乳饮料执行标准为GB/T 21732;
②配料表中“水”若位列首位,则为含乳饮料,非纯乳制品。
二、规范储存:低温控湿,开封即饮
1.严格选择贮存条件,需冷藏的乳制品(如酸奶、巴氏杀菌乳)应全程冷链运输,购买时需注意销售商家的储存条件,是否有脱冷行为,购买后应立即放入冰箱,避免室温久置。常温乳制品(如灭菌乳、乳粉)需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2.开封后限时饮用,小包装乳制品(如200mL盒装牛奶)建议开封后一次性饮完;大容量包装(如1L鲜牛奶)开封后需尽快饮用完毕,不能及时饮用完毕的,短时间内可拧紧瓶盖放置在冰箱内;奶粉开封后应阴凉密封避光存放,避免冰箱冷藏(易吸潮结块)。
三、安全食用:观察性状,避免风险
1.注意严格识别变质乳制品,留心是否感官异常,是否有异味,品尝是否有酸味,产品是否有凝块、沉淀或颜色改变(如发黄、发暗)。注意微生物风险,变质乳制品可能含大量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饮用后易引发腹泻、呕吐等症状。
2.特殊人群需根据情况选购,婴幼儿应选择婴幼儿配方乳粉,避免含糖量高的乳饮料;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无乳糖或低乳糖产品(如舒化奶);高血脂人群建议选择低脂/脱脂乳制品。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
重庆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重庆市场监管新浪微博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 联系电话:(023)63845789
ICP备案:渝ICP备19000793号-2 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667号